Friday, December 13, 2013

年度汉字的甄选

今年,由我国汉文化中心主办的2013年度汉字投选,经过了首轮的投选,10个被选出来的年度汉字有:涨、乱、选、贪、变、换、争、黑、忧与苦。这是该中心第三年度主办这项普遍被认为很有意义的活动,每年都获得不少人的支持。今年到底那个字会受到华社的青睐获选为年度汉字?相信不久就将被揭晓。

在揭晓前夕,很多人都有兴趣,到底那个汉字会脱颖而出。从2011年的活动中,涨、乱、安、一、贪、转、争、惊、忍与迷成为十个首选的汉字,结果是:1412票(35.7%)占榜 首,随着是549票(13.9%),争:506票(12.8%),398票(10.1%),343票(8.7%),迷:282 票(7.1%),忍:157票(4.0%),一:118票(3.0%),安:111票(2.8%),惊:80票(2.0%)。

2012年时,4048人的投选获得接纳。字以787票(19.4%)占榜首,接着是533票(13.2%),526票(13.0%),377票(9.3%),366票(9.0%),353票(8.7%),335 8.3%),贪:281票(6.9%),251票(6.2%),争:239票(5.9%

今年我国刚经历过全国大选,大选期间各种互揭疮疤显露的弊病,而各政党也各自纷纷举办党内改选时的内斗,而大选过后一些领袖的煽情言论,接着下来的百物具涨,人民苦不堪言,这也是事实。与此同时,总稽查司的报告,也让很多人瞠目结舌,一些涉及社会、治安、经济与教育的问题,纷至沓来,今年可谓是精彩的一年。两年前新加坡选出“涨”,那时候他们的涨风才吹起,一时风吹草动,立马让人民感到生活的开始辛苦。

今年,随着政府取消白糖的津贴,燃油的涨价,电费涨价在即,香烟看涨,连吉隆坡的产业税也不甘落人后,消费税也在门外徘徊,看来除了年底的东北季侯风已经吹起,一股涨风已经悄然来至。所以,我看好“涨”字会成为今年度的首选汉字。

(刊登于南洋商报14-12-2013星期六言论版《信手拈来》版)
(果如我的预测,“涨”字高票中选。)

Wednesday, December 11, 2013

华社对社团注册局电子化系统的冷淡

我国合法注册的社团组织,包括神庙组织等,以华人为主的大约占了40%,大约有48157个。这些华人团体的组织,绝大部分是由当地德高望重的地方领袖担任,很多都已经是有相当年纪的长者,更不乏一些不谙马来文,甚至是目不识丁的文盲老一辈。然而,管理这些组织的社团注册局突发奇想,在2008年以85万令吉的高价,聘请一家科技公司设计并建立社团注册电子系统(eROSES),后来该公司表现不佳,合约被终止,而社团注册局也蒙受了121千零90令吉的损失。这是总稽查司在2012年的报告中所提到的事实。社团注册局总监拿督阿都拉曼,后来被调往关税局出任副总监,不知道是否与此事有关,就不得而知了。

从今年的318日开始,社团注册局就全面进入电子化,所有的纸张作业全被淘汰改用电子呈报。这种作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值得鼓励的,在时代已经进入电子科技,淘汰纸张作业启动电子管理系统是一种进步,也是政府管理转型的一种,提高行政效率的方法。可是,华人团体普遍上都反应非常的冷淡,柔州的社团注册局主任林日娥就指出,州内逾90%的社团,尚未采用新系统。这是什么原因呢?

根据社团注册法令141),所有注册合法的团体必须在常年会员大会后的60天内呈报年报,而从今年开始,社团注册局只接受上网的电子呈报,不再接受纸张的作业,而且今后不论是注册新社团,或呈报常年报告、修改章程、解散或撤消社团等程序,都必须上网以电子系统呈报。上网呈报不必签名,在一定程度上是方便了很多,在行政上是快速了很多。而社团注册局则改以检查文件来确实社团的运作与活跃程度,也直接督促了社团的操作。然而,当社团注册局官员要来检查,虽然是上网呈报了,有关的团体还是要准备好纸张作业的副本,让他们来检查。

在新的电子呈报的系统里,社团注册局指定所有的理事必须要拥有一个电子邮件邮址,同时也必须填报个人的联络电话号码。众所周知,电话或可能人人都会有,电子邮件的应用,就不是每个人都会用到的,尤以有年纪的长者,不谙马来文或英文的理事,不说是电子邮件,恐怕有些连电脑都完全没有碰过。如果勉强要他们开设电子邮箱,这些连马来文都不谙的长者,除了只能拜托他人开设邮箱,他们又如何会自己去开启查看邮件?如果长期没有去开启邮箱,该邮箱就会被关闭,那么日后的邮件又如何能送达有关的理事?

难怪华社会对社团注册局的电子管理系统如此冷漠,这并不是他们不想理睬,而是无从做起,无从适应,无法跟随太快的科技步伐啊。


(刊登于《星洲日报》12-12-2013星期四《言路版》)

Thursday, December 5, 2013

治水真的有那么难吗?

每年的十二月,一进入雨季,当东北季侯风与潮涨一起来时,我国各地都要面对年复一年的水灾,年年如此,岁岁这样,一年比一年糟糕,每年的财物损失,人命的损失,大停电、商业区瘫痪、市民抢购粮食、油站大排长龙、受影响的灾民必须被迁至安全区。很多人不禁感到纳闷,数十年来的水灾,政府不是不知道,也曾拨款企图解决,可是为什么那么多年了,水灾仍然每年发生,而且似乎越来越严重,难道治水真的有那么难吗?

翻开资料来看,2006年柔佛州百年大水灾,18人死亡及逾11万人流离失所,经济损失超过1亿5千万令吉;2010年吉打玻璃市水灾,约5万人被迫搬迁,4人死亡,超过45千公顷的稻田被摧毁;2012年彭亨州、登嘉楼与吉兰丹水灾,超过18千人被迫搬迁。这些都是近年来发生的水灾,如果再往前看,水灾仍然是年复一年的在重复,似乎没有改善到。

众所周知,水灾的原因除了是雨季、东北季侯风及潮涨所带来大水的影响之外,地方上的发展没有妥善的策划、滥伐树林、河流与沟渠的阻塞与垃圾没有妥善处理,都是导致发生水灾的因素。在这些因素中,许多都是人为所造成,而因为管理不当、监督不严、执法不强及众多负面因素诸如贪污滥权等,结果造成了今天的年年水灾。政府不是没有关注水灾的问题,相反的,早在一年前的圣诞节前夕,关丹也曾经发生过据说是50年来罕见的水灾,而后来的5千万令吉防洪拨款,却引来今年更严重的水患,让人感到纳闷。

我虽不是治水专家,但至少我知道如果有关当局每年都有一定的策划,按部就班,通过严格的地方发展计划的监督、遏制树林与山丘的滥伐与铲平、严格规划沟渠与排水系统、定时检查疏通沟渠、妥善处理并打捞河流的垃圾与加深河床、在低洼处多开设紧急蓄水池以便水灾时大水可以被引导到这些水池,还有再加深河流与河口河床的深度,相信只要严格执行,再严重的水灾,就是没有办法完全避免,也会改善。




(刊登于《星洲日报》6-12-2013星期五《言路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