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基于安全问题以及燃放爆竹引发的灾难,多年来已禁止燃放爆竹与烟花。虽然新年前有消息指内政部正积极探讨放宽燃放爆竹的禁令,允许民间在新年期间燃放爆竹与烟花,以添增新年的欢乐气氛,惟最终却因未获内阁讨论而作罢。
过 新年是华人最古老最传统最热闹的节日,也都知道是源自一个“年”的怪兽传说。“年”是一只一 年四季都躲在深海中的怪兽,到了除夕就爬上岸来。“年”到那里,那里就有灾难,后来人们发现它怕红,又怕巨响,所以在家门口贴起红纸,在院子里烧旺火,用 菜刀剁菜肉,发出轰隆的声音,把“年”吓走,于是就有了贴春联、挂彩灯、放爆竹的习俗了。
以身试法燃放鞭炮
这当然是民间的传说,认真的探讨,就可以知道其实是因为我们喜欢红色,主要是红色色泽鲜明,有着喜气洋洋的模样,而燃放爆竹与烟花,更是添增热闹气氛。于是,燃放爆竹也就自然成为我们华族春节的传统习俗之一了。
春节是农历之岁首,是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之始,是农耕社会在过完严寒冬季后,迎接春天的节日,源自原始社会的“腊祭”演变而来。在寒去春暖至的季节交替中,人们兴奋与期待的心情可想而知,因此,家家户户都热烈迎接新年。
在 除夕的午夜交正子时时,有者到庙里抢插头炷香,有者在家门口焚香祷祈。这时候,震天如雷的爆 竹声,响彻云霄,添加了热闹气氛。虽然政府早已明文规定,为了避免发生火灾和伤亡事件,禁止燃放鞭炮,违者将被处罚,可是迎接新年的喜悦,喜庆心情的表 露,传统习俗以燃放鞭炮来除旧迎新,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因此,虽是明知犯法,很多人仍然不惜铤而走险,以身试法。
监控以免乐极生悲
严 禁燃放爆竹与烟花,确实是会延伸许多的问题,许多人明知道燃放爆竹是违法的事,仍然以身试 法,在各角落偷偷的燃放,或许引发了火患,或炸伤了肢体,而执法人员的取缔,也可能引发了争执与误会。之前曾发生过执法人员以家门口的爆竹碎纸,而登门搜 查所引发的争执与不愉快事件就是一个例子。
另一方面,完全禁止会让一些人以身试法,走私与私下贩卖爆竹,而完全禁止燃放爆竹也因此无法控制所引发的后果。倘若当局允许在某个规定的日期时间内,在指定的地方燃放爆竹与烟花,然后派出监督人员来管制,则相信燃放爆竹与烟花所引起的灾难可以完全被控制。
燃 放爆竹可以增加喜庆的气氛,也是华人喜欢的节日节目,可是,燃放鞭炮也确实会引起意外与灾 难,会制造乐极生悲的不幸,然而,倘若这些后果可以受到控制,可以受到监督,又可以在节日时增加热闹气氛,相信很多人都会赞成解除燃放爆竹的禁令。政府若 在来年的春节里解除禁令,应该会受到华社的广泛欢迎。
过 新年是华人最古老最传统最热闹的节日,也都知道是源自一个“年”的怪兽传说。“年”是一只一 年四季都躲在深海中的怪兽,到了除夕就爬上岸来。“年”到那里,那里就有灾难,后来人们发现它怕红,又怕巨响,所以在家门口贴起红纸,在院子里烧旺火,用 菜刀剁菜肉,发出轰隆的声音,把“年”吓走,于是就有了贴春联、挂彩灯、放爆竹的习俗了。
以身试法燃放鞭炮
这当然是民间的传说,认真的探讨,就可以知道其实是因为我们喜欢红色,主要是红色色泽鲜明,有着喜气洋洋的模样,而燃放爆竹与烟花,更是添增热闹气氛。于是,燃放爆竹也就自然成为我们华族春节的传统习俗之一了。
春节是农历之岁首,是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之始,是农耕社会在过完严寒冬季后,迎接春天的节日,源自原始社会的“腊祭”演变而来。在寒去春暖至的季节交替中,人们兴奋与期待的心情可想而知,因此,家家户户都热烈迎接新年。
在 除夕的午夜交正子时时,有者到庙里抢插头炷香,有者在家门口焚香祷祈。这时候,震天如雷的爆 竹声,响彻云霄,添加了热闹气氛。虽然政府早已明文规定,为了避免发生火灾和伤亡事件,禁止燃放鞭炮,违者将被处罚,可是迎接新年的喜悦,喜庆心情的表 露,传统习俗以燃放鞭炮来除旧迎新,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因此,虽是明知犯法,很多人仍然不惜铤而走险,以身试法。
监控以免乐极生悲
严 禁燃放爆竹与烟花,确实是会延伸许多的问题,许多人明知道燃放爆竹是违法的事,仍然以身试 法,在各角落偷偷的燃放,或许引发了火患,或炸伤了肢体,而执法人员的取缔,也可能引发了争执与误会。之前曾发生过执法人员以家门口的爆竹碎纸,而登门搜 查所引发的争执与不愉快事件就是一个例子。
另一方面,完全禁止会让一些人以身试法,走私与私下贩卖爆竹,而完全禁止燃放爆竹也因此无法控制所引发的后果。倘若当局允许在某个规定的日期时间内,在指定的地方燃放爆竹与烟花,然后派出监督人员来管制,则相信燃放爆竹与烟花所引起的灾难可以完全被控制。
燃 放爆竹可以增加喜庆的气氛,也是华人喜欢的节日节目,可是,燃放鞭炮也确实会引起意外与灾 难,会制造乐极生悲的不幸,然而,倘若这些后果可以受到控制,可以受到监督,又可以在节日时增加热闹气氛,相信很多人都会赞成解除燃放爆竹的禁令。政府若 在来年的春节里解除禁令,应该会受到华社的广泛欢迎。
(刊登于29-1-2012《南洋商报》《言论版》《轻弹浅唱》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