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September 9, 2014

教改应从基本做起

根据《1979年内阁检讨教育政策实施委员会报告书》(也就是《马哈迪报告书》),我国教育部开始检讨小学课程,并在1983年开始实行所谓的3M教育制度的KBSR(小学新课程纲要)教改,扬言通过这个注重儿童基本教育领域的读算写新教学方式,学生个人才能将获得发展。10年后的1993年,这个小学新课程纲要又被Kurikulum Bersapadu Sekolah Rendah (小学综合课程纲要)取代,接着在10年后的2003年,又以KBSR Semakan取代,到了2011年,乃开始推出KSSR来取代之前的纲要。这些改变,有者说是为了加强效能,有的说是顺应世界教育潮流,也当然有人认为前者的收效不大,所以要用新的方法来取代之,众说纷纭,不过有个颇为残忍的事实是,还有很多六年级毕业的学生,完全没有办法掌握读写算的基本技能,不能与中学的课程衔接。

KSSR是“小学课程标准”,这据说是因为教育部后来发觉还有很多学生,未能达到预期的结果,良好地掌握读写算的基本技能,于是在2006年时乃开设了“读写算技能补救教学班”(KIA2M)。KIA2MProgram Kelas Intervensi Awal Membaca dan Menulis,主要让一年级的学生可以掌握到马来文的基本读与写的技能。接着,教育部再推出ProTim, Program Pemulihan 3M, 也就是在第二阶段三到六年级实行的“读写算技能补救教学班”,然后是LINUS Literacy and Numberacy Screening),“识字与算学”的加强。而今年,教育部为了提升4M membaca, menulis, mengira, menaakul)即读写算思的基本技能,更是推出了KSSR,说是加强小学生的基本技能,以便学生们六年级毕业后可以顺利的衔接中学课程,达致国家成效领域。

教育制度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资产,逐年提升并朝向新的领域开发,顺应世界教育与需求的潮流,开发符合时代的要求是必要的。教育部追随世界教育潮流,为实现《教育大蓝图》的“全人教育”理念而进行教改是大家都能接受,必然的过程。然而,在提升教育的发展时,必须的基本要求与设施是否已经达到最起码的要求,若否,如何能把高层次的教育制度与教学法落实在学校里?有了一流的计划,也须有足够的基本设施来落实,而教育机构最基本的一环是人力资源,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来落实这些教育课程纲领,一流的方式也没有办法推行。倘若学校里的专业师资不足,还大量应用临时雇员没有专业训练的临时教师,或是任由空缺继续存在,让校方不得已必须已代课的方式来维持,试问一下,任何有效的教学法,任何能够补救提升学生的基本技能的计划,如何能够有效的进行与落实?

偏偏教育部官员在这些基本基础未能全面解决之前,就接二连三的推出大块头的超级计划,让人傻眼,也让人应接不暇。我当然怀疑,教育部怎能达到国家成效领域的基本要求。这些教改,最终是落个繁文缛节,加重教师们负担的白象工程,相信每年还是会有一批又一批读过六年级书的文盲,被送到中学去。

(刊登于《星洲日报》9-9-2014《言路版》)


Monday, August 25, 2014

玻璃屋

西洋有一句谚语:住在玻璃屋的人不要向别人掷石头。
我以前也曾经写文章强调过一句话:站在红蚂蚁窝下的人不要去乱捅蚂蚁窝。现在更有一句话说,谁捅黄蜂窝,小心自食其果。
这些话说来说去,不外是要劝人不要惹祸上身,强调要自我改造、修行来提升修养的重要性。住在玻璃屋的人向别人掷石头,被掷的人丟回更多的石块,玻璃屋粉碎,自己将受更大的伤害;站在红蚂蚁窝下的人乱捅蚂蚁窝,掉下来的红蚂蚁群会把你咬得遍体是伤,自取其祸;捅黄蜂窝的人,那更不用说,必须面对被黄蜂追逐蛰伤的后果,严重的话,可能还要赔上一条人命。

脾气好是修养好

人都会有脾气,有的人温顺,为人善良;有的人野蛮,脾气火爆。温顺的人,你怎样欺负他,他都一笑置之;野蛮的人就不同了,你多看他一眼,他就对你不客气了。这个世界很奇怪,越温顺的人越多人要欺负他,越野蛮的人,人家避之已经来不及,那敢去欺负他。可是,温顺的人也有脾气,驯良的熊猫也会咬人,不要以为这个人善良可以欺负,就越来越放肆。要记得人皆有自尊,纵然你非常的不喜欢他,批评时也要多少留点面子,落水狗急了会反咬;老羞成怒的人会不顾一切,宁可玉碎也不要瓦全。

脾气好的人不能把他当着是傻瓜,不能以为他好欺负。

脾气好的人是修养好,自我教育与约束强,纪律好行为端正,认真学习、接受并受大中华悠久文化的熏陶,能把中华文化的精髓融合进入生活中,成为生活习惯与价值观。这样人品的人不轻易发怒,但当他发起脾气来,会比火山更爆裂强硬。我看过记录片里面温顺的熊猫咬着人不放,连平时饲养它的人都没有办法。

善为至宝用无穷

大中华文化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蕴涵着来自儒释道的精髓文化。华人向来以行儒、明道、释佛、暗法为做人准则,来树立自身形象。但人的成长生活与背景都不尽相同,因此诠释与奉行也各异。儒家的精神思想中心是仁,讲究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佛教重视教育,强调慈悲为怀,以“见性、救世、通万有”教育普罗大众要内观内照,也就是要提升自己的修养,以“戒、定、慧”为修行基本戒条,不能说谎、不能杀生及不能做坏事的三不能为基本修炼。道家则以道为最高哲学范畴,道是宇宙万物赖以为生的依据,而道家是以道来探究自然、社会、人生之间的关系,强调人们在思想、行为上要“绝仁弃义”,就是在伦理上放弃世俗倡导的仁义,回复到人的本性。因此,道家主张隐世与避世,其根本精神是无为而无不为,其目的是为了更成功的入世而避世。

常言说道:心作良田耕不尽,善为至宝用无穷。做人应该自我净化,偶尔吃亏是福,你若看每个人是鬼,那你是住在地狱里;相反的,如果你看每个人都是神,那你是在天庭,逍遥自在。烦恼都是自己找出来的,计较是自己看不开,诋毁人是自己修养不够,心灵不纯洁。先辈曾教训过,祸福无门,唯人自招。又说:祸自口出身败名裂,福由心生我身自在。

(刊登于14-7-2014《南洋商报》言论版《信手拈来》栏)

Sunday, June 1, 2014

我写《逆女奔丧》与《乩女阿娇》


《逆女奔丧》与《乩女阿娇》是我应《东方日报》的邀稿,连同另外两篇一起在该报刊登,后来还被收进笨珍文艺协会出版的《笨珍恋歌》合集里。这两篇短篇小说是我非常用心,用了很多时间与写作技巧完成,也是我蛮喜欢的作品,且在主题的层次上、技巧的应用,以及亲情与理智、宗教与亲情、信仰与约束、感情的冲突、情感的奔放,还有血肉与亲情的系连与分切,下了一番工夫。

小说是我最喜爱的文学体裁,要写出一篇满意的作品不容易。这两篇短短的作品,我修改了非常的多次,斟酌后再斟酌,无数次的修润才完成。我希望通过对小说技巧的掌控,能把细腻的感觉都表达出来,能让读者深受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所牵引,内心世界的召唤,进入一个深思的境界,提升小说内容要表达主题的层次,尤其对抽象感情如无奈痛苦的牵动,能有新的创作。

《逆女奔丧》的故事是说一个奔丧的女儿,由于已经改信宗教,不能依据华人的传统习俗尽女儿的孝心而感到非常的无奈与痛苦。《乩女阿娇》是在描写一个差一点就失婚的妇女,终于找到挽回婚姻的方法。这两篇小说都确有其人,而且都是我在跑新闻时曾经采访过的人物,两个故事的人物都是柔北人。事过境迁,那么多年了,相信这些人物就是还在人世间,也早已垂垂老矣。

《逆女奔丧》与《乩女阿娇》还有很多篇小说的内容是我身边确实发生人物的投射,很多篇作品都是来自我担任《新生活报》奔驰在新闻报道线上的见闻,很多故事都曾经拨动了我内心的心弦,让我久久都不能忘怀,这些故事也曾经成为当年该报的重要新闻报道,有些还曾经在出版社属下的杂志如《风采》与《新潮》刊登过。不写新闻多年,却没有把这些感受写出来,我一直觉得有如鱼刺梗喉,不吐不快,一直很想把这些感觉化作笔下的文字让读者也一起分享,无奈就是提不起劲,尤其在三番四次遇到业障后更是意兴阑。在寻找新闻特别报道的过程时,我曾经遇过蒙面为学生补习的古稀老人、见过沉沦毒海不能自拔瘾君子的痛苦、可以预见死亡的怪人、极度后悔失去天伦之乐的遗憾、把慈母驱赶流落街边的不孝子等等。其中,宗教信仰的迷惑与所带来的无奈,一直让我不能忘怀。

《逆女奔丧》的故事确实发生在柔北,只是我把事实的经过故事化。那老人一辈子最遗憾的就是不能回去奔丧,她放弃了本身的信仰,为了爱情抛弃了亲情,结果在人老珠黄被抛弃时才发现最可贵的还是不能切割的骨肉亲情,她追寻的爱情早已经云消雾散。过后我在一个亲戚的丧礼上,看到某个宗教团体派出成员监督其信徒,禁止这个信徒拈香、跪拜或向死者行礼,礼拜死者的食物一概不得沾口。这种极端的做法让我感到很难过,因为我始终认为对至亲往生者致敬,是一种礼节,超越一切宗教的束缚,如果禁止向死者奠祭,未免太不近人情了。

《乩女阿娇》的主角是柔北某寺庙主持的媳妇,她从外国远嫁到此,却面对家婆的排斥,指责她不生育,丈夫又喜欢搞外遇,还有家翁要她跳乩。我是被编辑指派前往采访,在柔北会晤了这位自己投函到报馆,曾经受过高深教育的女子。由于她的名字内有一个娇,所以我把故事里的乩女叫阿娇。她向我揭露了很多消息,但我当时只从家庭角度切入,专访后来也刊登了出来。我只从她的故事中摘取了一小段,然后将之故事化,并以诙谐的方式来结束。虽然如此,撰写这篇文章时完全没有调侃、嘲弄或讥笑的意思。反之,我内心是充满着同情与怜悯的感受。数年过后,我经过那里,听说这女人后来患了忧郁症,又有人说她神经失常,只是最后不知所终。

写小说有三个特点,首先是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生活,接着是要有完整与生动的情节,最后还要有具体与典型与生活有关的环境。而我比较强调的是,通过笔尖的刻划,把细腻的情感与感觉,把主角的内心世界活化、人物化与生活化。在《乩女阿娇》中我故意弄了一个“大圣嬷”是因为我在峇株某神庙听那乩童跳“大圣嬷”,乍听之下,以为是齐天大圣的妈妈,后来才知道,“大圣嬷”就是大圣母,是指圣母娘娘的意思。真的是孤陋寡闻,于是就写进去来自嘲。写这篇小说时我相当用心,还特地跑去神庙抄经文,仔细的观察下乩的经过,还看着乩童办事,为信徒消灾解难。

当然,故事是那么写,但如果深一层思考,无奈是一种非常抽象却又经常存在的心理情绪,就如现在华社一般,华小师资永远不足,那是无奈;统考不被承认,外国大学却可以承认,那也是无奈;华文中学为我国培育人才,却必须依赖华社支持,那更加是无奈。人生在世,一生之中多少个无奈,在不惹尘埃的晚年,你想安宁度过晚年也未必能如你意。世事难预料,三天风四天雨,万事讲因果,做人还是勤修心修德与修行。我的小说,多少都在转法轮,你是在广重福田,还是想成为冤亲债主?

(应文艺协会征稿而写文搞之一)


Saturday, April 5, 2014

为人师表

教师涉及暴力及不当处罚学生的事件层出不穷,时有所闻。前有把未交功课的学生挂铃噹递草拍照,接着又有教师对学生拳打脚踢,让人看了感到遗憾,也感叹到,怎么今天为人师表者,竟然会有如此的行为,他们在师训课程里的接受的专业训练去了那里?难道他们不知道学习必须通过爱心教育来培育兴趣?

很多教师对于学生不交功课都束手无策,而更多的教师认为,立竿见影的方法就是诉诸滕鞭的体罚,殊不知,如此一来就让学生对于学习产生了厌恶与排斥,在心灵上蒙上了一层阴影。学生不交功课,错不在学生,教师应该检讨,他给的功课是不是太多太难,学生是不是对于他的教导仍然不明白,是不是对于要做的功课没有兴趣,还是因为家里特殊的原因所造成?学生不交功课,失败的是教师,错不在学生。

我每次都对教师说,老师是推销员,向学生推销教育产品。世界上没有一个推销员会用藤鞭来强迫顾问购买他推销的东西,同样的,教师不应该以暴力体罚或不恰当的方法来推销神圣的教育。接受教育应该是充满欢乐与兴趣,强调欢欢喜喜来上学,快快乐乐回家去,学校是快乐的乐园而不应该是恐惧的地狱。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恐惧不安及厌恶的排斥,失败的人是教师,因为他没有把他的工作做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

我国的教育法令不容许体罚学生,儿童保护法令更完全禁止虐待儿童。学校里被赋予体罚学生者只有校长与第一副校长二人,而且只限于鞭打手心,同时不得超过二下,并需要记录在案,行刑时要有人证在旁,也不得公开行刑。据我出席课程后的理解,体罚学生包括了站在课室内外、桌椅板凳上、罚拉耳朵蹲站等,这些都是被禁止的行为,尤其对女学生。一些羞辱的语言包括“笨、“猪”等也不能用来责骂学生。这些条规,校方应该通知教师,避免彼等虐待学生,铸成大错。

Tuesday, March 18, 2014

从我国大学未能进入排名百大说起

世界大学排名成绩的公布,再度让我们对我国大学完全不能进入百大而感到难过。教育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资源,不但能为国家培育出杰出人才,准备接班同时投入建设,也能够塑造正确价值观念,同时潜移默化灌输并推动正面的社会风气,建设幽雅高素质的社会,培育优秀高品质的人民。

向来重视教育的我国政府,当然会把发展教育事业视为重点发展计划,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衰,突显出一个国家的文明进展,也在栽培人才与建设上,成为一个成功的重要指标。从最近政府对最近公布《2013-2025国家教育发展蓝图》中,就可以觉察出我国对教育的重视。我国教育部更是矢言要通过这个蓝图,加紧推行各项努力和措施,强化我国教育制度,以便在国际上名列前茅。

从资料中我们也可以读到,过去我国采取的中小学免费教育的制度,规定适龄的学童必须在7岁时进入小学接受教育,这已经迅速让我国成人的识字率急速攀升到92%而从最近我国教育素质曾在世界经济论坛的《世界竞争力报告》中取得第14名的位置,比排名第17位的德国、第20位的英国以及第26位的美国更佳,也让身兼教育部长的副首相更是沾沾自喜,洋洋得意,认为我国的教育素质已经超越了德国、英国和美国。

可是,除了未能在世界大学排名中挤入百名之外,我国在2012国际学生能力评估(PISA)的成绩,也从2010年的414下滑到398分,排名从第55位退到第59位。令人感到更难过的是世界银行大马区高级经济学家弗萊德利克的评述,指出在参与的65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学生的表现只比印尼好,却不如一些低收入国家,而且是大幅度落后。这位高级经济学家也点出,我国的教育素质无法符合要成为高收入国的宏愿。这个评述无疑对于自认素质很高的我们来说,确是一个当头棒喝。

PISA是每3年一度的全球性评估,对于15岁学生在3项关键科目的表现作出评估。这3个关键科目是数学、科学与阅读。我国在数学的排名是52名,科学是53名,而根据报告指出,我国英语教师的英语水平非常低,尤其是小学英语教师,只有25%的小学英语教师的英语水平达标,中学教师则还能达到51%更让人感到担忧的是,虽然我国的英文水平普遍高过其他亚洲国家,不过却呈现逐年退步的情况。

让我们担忧的不是成绩或排名不如人,而是教育部是否有采取有效的步骤与方法,来提升逐年退步的情况。排名在大学级的学府非常重要,不但关系到国际声誉,也与学术水准、行政管理与师资设备等息息相关。排名暴跌,等于是学术水准、行政管理与师资设备的不足,虽然如此,世界銀行的研究報告还是認為,我国大學的水平下滑及處於劣勢,主要是因為錄取標準的種族固打制及政治干預大學的管理。新加坡因为其決策以研究為優先,英語為主要媒介及績效制的招生政策,结果讓新加坡國立大學成為一所成功、邁向輝煌學術之路的世界研究型大學。

这个研究报告对于我们都在揣摩我国大学排名为何逐渐退降之际,不啻解开了许多人心头上的猜测与疑问。这项由世界银行主导的研究報告据说也提到,我国中學生還未做好準備銜接大學教育。与此同时,报告也指大馬的教育系統強調死記硬背、順從及統一性,多過培養新穎及創意思維的學生。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教育事业应该超越一切包括政治的干预与涉及,从学术与社会及国家建设需求进行实际的建设、提升与发展。倘若是因为政治的干涉让学术成绩跌落,那才是一件让人担忧,也很不幸的事。

Thursday, March 13, 2014

心态与人格

一个人的举止行为都会跟他的为人处事的态度有关,而态度正是心态的塑造与反映。小心眼的小人常会有小动作,坦荡荡的君子则会有豁然开朗的心态。心态是人格的反射,拥有正面人格的人会拥有正确与积极的心态,因为心态乃是思想状态、情绪状态及行为意欲的管理的综合。所以心态管理是由思维开始,控制于情绪,导致行为的发生,跟人格成正比。

心态的品质来自个人的修养与控制能力,修养好品德高的人,他的心态是正面且其品质则高尚,乃塑造出高品格与人格,是君子的典范。劣等心态品质者受情绪操控导致卑劣的行为,而控制了其不端行为的情绪是来自内心强烈的郁闷与浮躁。这两种情绪会让人不择手段,以卑鄙的行径干恶劣的行为,喜欢进行报复、干预、制造麻烦及背搞小动作,其人格更是情绪化、斤斤计较、小心眼、嫉恨、记仇、钻牛角尖,而且会想方设法进行报复,轻者打小报告害人,重者采取不正当的手段伤人,甚至买凶杀人。

心态品质高尚的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事情、对问题的看法,以及对工作、对事业、对家庭、对朋友、对同事、对同侪的观点都会秉持着正面与积极的态度,会有正面的思维,会辨别是非,会分析好歹,会衡量轻重,不计小节,拥有包容心、容忍、谦让、宽宏大度、体谅他人、风度的智慧、纯洁的良心、平易近人的亲切,这都是人格的魅力,是君子的作风

一个人如果动辙就攻击他人、打小报告、吹毛求疵、鸡蛋里挑骨头、无中生有陷害他人,此人的心理素质、修养与能力都是卑劣下等,其人格让人质疑。盖人格除了是个人性格、气质与能力的总和之外,也包括了其为人的道德品质、处事的态度,以及人品性格的模式。一个人的个人魅力,胥视其心态的积极与正面性,依据其个人人品及人格的高低贵贱。能够完成大事业的人,其人格魅力必有可取之处,也必有让人钦佩的地方。


我们环视四周,看到正面心态多的时候,就是积极能量强大的时刻,可惜的是,很多时候,我们的社会是充斥着人格与心态都消极与负面的人。千金难买一尊重,要受到尊重,就要有积极的能量,而积极的能量就从正面的心态,积极与高素质的人格开始。

Monday, March 3, 2014

学校应是学生的乐园

体罚学生及不妥当处罚学生通常都发生在小学里,大概是小学生服从性比较高,叛逆性比较弱,不太会反抗,比较容易控制吧。然而,体罚学生是教育法中最糟糕的方式,影响长远,而且除了会打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外,更会让他在人际关系上蒙上阴影,严重的话还会让他们产生暴力的倾向。

我把体罚学生定义在对学生肉体与心灵的不恰当处罚,除了鞭打掌掴之外,也包括了罚站在地上、桌椅板凳上,或是教室外,当然也包括了处罚学生自拉耳朵蹲站,罚跑操场,甚至是以粗俗语言,包括以动物或侮辱性的语言来形容或责骂学生。很多从事教育者的同道都或多或少的喜欢用一些体罚来教育学生,那是因为体罚往往会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一些不交功课的学生就会经常遭受教师的体罚,这是很不恰当最糟糕的教学法,会直接握杀了学生的求知兴趣,摧毁了他们学习的乐趣。

以前在一个课程里,一位讲师提到华人子弟上课的情况。他说,华校的纪律非常好,校园里很安静,只能听到朗朗读书声,教室里面能听到的是老师的“安静,安静”喝声,学生们都悄然无声。他说,表面上是很好,但他不喜欢,因为他要看的是活泼有生气,让学生感觉到乐趣的学校,如果是太守纪律,那是军营。他说,华人子弟在很多场所都保持非常安静:不敢讲话、不敢发表意见、不敢反抗、不敢出声,这就是从小就在“安静,安静”声中长大的孩子:内向、没有主见、畏缩、胆怯、羞涩。

很多同道都不晓得,体罚学生在教育法令下是完全禁止的。一所学校只有校长跟他授权的第一副校长可以鞭打学生,而且仅限男生,可以打的部位是掌心,不可以超过4下,并且必须记录在案。儿童法令更完全禁止鞭打儿童,鞭打儿童可以被视为虐待儿童,被控上法庭。

不管怎样,打人就是不对,体罚就是伤人,伤人就可能要面对法律的制裁,不得不小心。以前的“教不严师之惰”要求教师严格体罚的教导是冬烘腐的作法,已经不适合今天的教育方式。今天的教学法应该让学校成为乐园,让学生欢欢喜喜的来上课,快快乐乐的回家去。教学是要有耐心跟毅力,就像推销员在推销产品一样,教师应该像推销员一般,用说服教育的教学法,把教育推销出去。倘若动辄就用体罚的教学法,恐怕教出来的不是“安静”学生,就是暴力学生了。


(刊登于4-3-2014《星洲日报》《言路版》)

Friday, February 28, 2014

日惹 Jogjakarta 悠闲游

计划相当久,终于在2014年的农历新年过后不久,从新加坡飞过去日惹住了四个晚上,从2月24日到28日,住进一座四星级的酒店Melia Porusani Hotel。酒店在市区,走一小段路就可以抵达市中心的Malioboro,非常方便。在这段时间内,全程都由一位姓游的华人导游带领,他虽然是华裔,但腔调却带着浓浓的爪哇音,要仔细听才听得明白。

我们乘搭的是AirAsia廉价航空,飞过去时航班是QZ8103,回来时是QZ8102,飞过去跟飞过来都在清晨,都在漳宜机场。日惹的时间与我国相差1个小时,比我们的时间慢。四天的旅程,确实让人感到悠闲,没有什么赶来赶去,悠哉闲哉,相当愉快。当地的人民相当和善客气。个人感觉到对这次的旅游相当的满意,虽然还有一两个景点没有参观到。

我们来日惹最重要的是要参观两个古迹、皇宫、水晶宫,当然还有著名的手工艺品的银饰物、峇迪跟陶瓷与雕刻。日惹是一個百年古城,市內的蘇丹皇宮甚至仍住著蘇丹王及其家屬,但来日惹旅游的游客,大部分主要的还是来參观当地的兩大古蹟婆羅浮屠Bodorburu跟普兰巴南Prambanan 。印尼把寺庙都叫着candi。普兰巴南Candi Prambanan,或译作巴兰班南、普兰巴那)位于中爪哇,离日惹市约18公里,是印尼最大的印度教建筑普兰巴南大约建造于公元850年。它的建造者可能是马塔兰王朝的第二个国王,或者三佛齐王朝的 Balitung Maha Sambu。普兰巴南建成后很快就被遗弃并开始破败。其重建始于1918年。1953年前后人们完成了对其主建筑的重建。该建筑的很多原始石材时常被盗用于远处的建筑。今天普兰巴南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处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东南亚最大的印度教庙宇。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其高耸的尖顶建筑、印度教建筑的典型风格和高达47米的中心建筑。普兰巴南在2006年的爪哇地震中受到了严重的损毁。尽管建筑整体完好,但是大块的石料破碎,包括一些石雕都被震落在地上。当地政府一度关闭普兰巴南以评估地震的破坏。由于被最近的Kelud火山爆发,火山灰的覆盖,我们到达参观时,只可以接近观望,不得登上塔庙,因为有关当局还在清洗火山灰,只有远眺,甚为可惜。

Gate to Prambanan complex.jpg

婆罗浮屠是另一座位于印尼日惹的大乘佛教佛塔遗迹,距离日惹市西北40公里处,是9世纪时全世界最大的佛教建筑物,在2012年时,吉尼斯世界记录也确认这是座全世界当今最宏伟最大的佛寺。婆罗浮屠大约于公元842年间,由当时统治爪哇岛的夏连特拉王朝(Cailendra)统治者兴建。“婆罗浮屠”这个名字的意思很可能来自梵语“Vihara Buddha Ur”,意思就是“山顶的佛寺”。后来因为火山爆发,使这佛塔群下沉、并隐盖于茂密的热带丛林中近千年,直到19世纪初才被清理出来,与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及柬埔寨的吴哥窟并称为“古代东方四大奇迹”。

 Photo: 看日出是旅游景点之一。

凌晨大约3点,我们就出发到婆罗浮屠,主要是要在佛塔上观看日出。婆罗浮屠位于Sub District of Borobudur, Magelang Regency, Central Jaya Province,是一座千年古佛寺。婆罗浮屠意思是“山丘上的佛塔”是夏连特拉王朝国王为了收藏释迦牟尼佛的一小部分骨灰,而动用了几十万农民与奴隶,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建成。15世纪时回教传入印尼,佛教衰微,婆罗浮屠被火山灰及丛莽掩埋,直到19世纪才被重新发现。婆罗浮屠是座实心的佛塔,没有门窗,也没有梁柱,且是完全用附近河流中的安山岩与玄武岩砌成,大约用了200万块石头,底层石头每块重约1吨。佛塔的基层呈四方形,塔基地面部分占地1.23万平方米。塔底到塔顶原高42米,后据说是塔顶钟形大佛龛的尖端因触雷而毁掉,因此现在的实际高度为35米。塔的建筑形式体现大乘佛教跟密宗教义的结合,整个建筑物有如一个巨大的曼荼罗(注解:曼荼罗梵文: मण्डल,Mandala,原义为圆形),又译为曼陀罗慢怛罗满拏啰曼达拉等,意译“坛”、“坛场”、“坛城”、“轮圆具足”、“聚集”等;藏语译为 དཀྱིལ་འཁོར།(dkyil-vkhor),音译“吉廓”,意译为“中围”。原是印度教中,为修行所需要而建立的一个小土台,后来也用绘图方式制作。这个传统被密宗吸收,形成许多不同形式的曼荼罗)佛塔共有10层,四周的中间各有一条笔直的石级通道,由基脚直达顶层。佛塔第一层到第六层是四方形,第七层到第九层是顶塔的座脚,呈圆形。第十层是钟形的大塔,直径9.9米。按佛教的解释,塔的下部四方形平台表示所谓“地界”,上部圆形平台是“天界”。地界各层共建有石壁佛龛432个,每座佛龛内有一莲座及盘足跌坐的佛像。天界各层建有72个钟形小塔,每个小塔内供奉一尊成人大小的盘坐佛像,形状别致,设计巧妙。佛像按东、南、西、北、中不同方位,分别作出“指地”、“施与”、“禅定”、“无畏”、“转法轮”等各种手势,而且佛像的面部神情与手指、手掌、手臂等部位也是千姿百态,迥然各异,工艺精巧传神。整个建筑物共有大小佛像505尊,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佛教建筑之一。塔内各层都有回廊,回廊两旁的石壁上刻有各式各样的浮雕,其中有很多是佛本生经故事浮雕,也有当时人民生活习俗、人物、花草、鸟兽、热带果品雕刻,所有浮雕玲珑剔透,栩栩如生,堪称是艺术珍品,所以这里又有“石块上的史诗”之称。

  Photo: 上婆罗浮屠一定要围上黄色沙笼。 Photo: 在婆罗浮屠念经的洋和尚跟洋人。
Photo: 凌晨三点就出来,现在在婆罗浮屠等看日出......  Photo: 婆罗浮屠的日出。  
要登上佛塔看日出,我们必须经过一座酒店,领取了围巾围在腰间,还有一支小手电筒,在导游的带领下,步行大约有1公里的小路,步上10层的梯级,到塔顶去等看日出。到了塔顶,四周一片漆黑,突然我们耳边响起诵经的声音,沿着声音一看,原来是一群洋人,在洋僧人的带领下,在塔底诵着佛经。

名称:  Cover.jpg
查看次数: 246
文件大小:  88.3 KB

点击图片以查看大图

名称: L1270263_Borobudur Temple.jpg
查看次数: 13
文件大小: 1.08 MB
ID: 802290

婆羅浮屠附近有一些較小規模的佛教和印度教寺廟,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也到了其中的 Candi Pawon(Pawon Temple)和 Candi Mendut(Mendut Temple),前者只是一間小小的印度教廟,後者是一間小佛廟参观。
Taman Sari(水晶宮 / Water Castle)是当年苏丹一世下令建造者,到了苏丹二世统治时才竣工。自1765年到1812年都是苏丹在享用的。这里原本有59座建筑,包括了清真寺、祈祷室及多座水上花园,包括王后与苏丹专用的浴池,后来经历了多次的地震以及长年失修,渐渐荒芜,到了70年代才被修建好。水晶宫是苏丹的戏水春宫,苏耽置身于二楼眺望在水池中玩水的妃子,看上那一个就会被召见寻欢。



  
蘇丹皇宮(Sultan Palace/ Kraton),屬半開放式的景點。因為現在的蘇丹仍住在此,所以有些地方是不被允許踏入或參觀。除了峇迪布展覽、幾代蘇丹的族譜及皮影表演外,最值得一提的是,此處的工作人員。他們的制服是皇宮規定的傳統制服,男生背後都配有小刀(kris)。这里是日惹自蘇丹一世以來居住的蘇丹王宮( Kraton Yogyakarta ),現在已是蘇丹十世( Sultan Hamengkubuwono X )的居所,難得他大方對外開放,讓外界一睹帝王生活。坦白說,蘇丹王宮說不上金碧輝煌,也沒有令人嘩然的王宮氣派,頂多似參觀豪宅,不過 250 多年的歷史建築,以及數個傳統工藝展館,無疑是爪哇文化的縮影,而集爪哇、荷蘭及回教風格的建築群,更令人有置身歐洲別墅之感。
蘇丹皇宮    遊客不容錯過的蘇丹皇宮

 









Thursday, February 27, 2014

柔佛古廟遊神的意義

柔佛古廟游神是柔佛州華社一大盛事,每年農曆的正月廿日眾神出巡,一連三天的游神盛會,已經不只是屬於新山市的常年盛事,來自全柔各地的人群蜂擁而至,熱烈的參與,以能夠參與盛會為榮,能夠目睹盛事為首要,經已讓這個宗教的儀式跨越了信仰、習俗、幫派、籍貫、教育與文化的層次,密切把各幫各派牢牢團結一致,不論在廣義上或是狹義上都成為代表新山華社團結與合作的精神,成為新山人感到光榮自豪的節日,也難怪會被納入國家文化遺產。
據知,古廟游神自港主時代就已盛行。當時,柔佛州各地的港主都必須派出船隻,帶著一對燈籠到新山來伴隨神明出遊。港主制度是柔佛州天猛公依布拉欣在1844年頒佈的,主要是為了鼓勵華人來柔佛州開墾,因此在各河港委任港主。
這個制度也吸引了許多從中國大陸沿海一帶的華人南渡柔佛開墾,當年的交通都必須依賴河流,因此開墾也隨著這些河流而設立了港主。全盛時期,柔佛共有138條港,把柔佛州建設成為一個最繁榮的州屬。
這些南來的華人,大部份屬於5個不同的籍貫,這些不同籍貫的華人供奉的是不同的神明,海南幫供奉的是趙大元帥,廣幫供奉的是華光大帝,客幫供奉的是感天大帝,福建幫供奉的是洪天大帝,而主神則是潮幫供奉的元天上帝。這些五幫華人供奉的神明被供奉於共同膜拜有百年歷史的柔佛古廟裡,而這座寺廟自早期就是新山華社凝聚力量的核心組織,是當地華社團結的表徵。
在狹義上來說,柔佛古廟游神的意義讓新山市甚至是全柔的信男善女膜拜、祈願、許願、還願與求願,祈求合境平安、風調雨順、五穀豐收、安居樂業、順順利利,是一個宗教儀式;在廣義上則古廟游神不只是華社團結合作的象徵,也代表了華人對我國作出的血汗貢獻、拓荒的精神、不屈不撓的大無畏、熱愛這片土地的開墾、披荊斬棘從荒蕪到今天的繁榮、流汗流血的開闢,無怨無悔的付出,讓這個荒蕪的漁村成為繁華的都市,乃成為超越宗教信仰的文化傳承。這個意義必須給予發揚光大,也必須讓當政者明瞭理解,同時應該給予傳承到下一代去。
在我們感到自豪之刻,古廟山門與風雨亭的被摧毀,更應該成為前事之鑒,後事之師,避免再度發生。希望柔佛古廟游神能繼續發揚光大,成為華社之光。
(刊登于24-2-2014星期一《星洲日报》《言路版》)

Friday, February 21, 2014

学生安全与食堂管理

近日几位关心教育的朋友突来问我关于学生与食堂管理的问题。这些朋友都是基于我的“专业”而来询问我,显然的很多学生,包括了一些家长对于这所学校的食堂及学生的管理持有非常不认同的立场,他们认为校方是在约束他们的自由,是为了赚取利润而限制学生的用餐自由。

一些人认为学校禁止学生外出,不准学生在外面用餐是为了让学校的食堂增加利润,他们认为食堂的食物不合口味,卖得贵分量少,学生应该有自由到外面用餐,学校不能禁止。另一方面,也有人质疑,校方把食堂收回经营的作法,可能是认为学校用这种方式谋利是不应该。

我在教育界服务超过了35年,向来知道不论是家长或董家教,就连教育局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安全。一个学生一踏入校门,他的安全自然就落在校方的肩上。就连这个学生在课室里的安全,也要校方全权负责,这是每个人都知道认同的事实。所以,没有一所学校会准许学生随便外出,尤其是出外用餐,就连教师要外出都必须填表格申请,校方准许后才能踏出校门。校方禁止学生外出用餐,主要是为了学生的安全,避免学生踏出校门口后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意外可以是交通事故、可以是因为用餐而食物中毒、可以是与损友一起、可以是逃学吸毒抽烟打架等等,许许多多预料不到的意外都会发生。当意外事件发生后,承担的责任就会落在校方的肩上,不管是责任或法律,校方都必须负起全部的责任。另一方面,校方也不可能可以控制得了外面食物的品质、卫生、营养与种类,在校园内,校方就可以严格且有系统的监督,确保安全。


我国的学校食堂一般上都是外包,让经营者承包,而租金的收入,不是纳入政府的学校户口就是董事会的户口,再用回学校,用回学生身上。董事会把食堂经营权收回自己经营,只要经营得法,管理得当,卫生与营养都好,再来把利润回归学校的运作,我认为并无不妥之处。重要的是,校方成立的食堂委员会要经常的监督、检讨与评估,确保各方面品质的优良。

(刊登于21-2-2014《星洲日报》《言路版》)

Wednesday, January 22, 2014

如何处理夫妻两性之间的关系

         一对男女,从陌生到相识、相交、相知,然后携手并肩步入创设家庭的道路,通常都需要经过许多重的过程与阻碍,经历过许多困难与艰巨,最后拨云见日,守得云开见月明,才能缔结人类文明基本单位的婚姻,是应该珍惜的缘分。可是,非常惋惜的是,大约有15%的婚姻是以离婚收场,这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从资料显示,过去的十二年里,就有超过二十万对冤偶离异,影响超过十五万户家庭,而受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最无辜的小孩。导致离异的主要因素,就是男女之间千丝万缕复杂的关系。所以,很多人说,一对恋人因了解而结婚,却也因了解而分开,难道说,结婚确实是应对了走进爱情坟墓的说法?

    我们的先辈常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能够结为夫妇,都说是前世姻缘,天作之合,缘定三生,百年好合。然而,如果详细阅读马来西亚廉洁研究院(Malaysia Insitute of Integrity)所提供的资料,实际上是离婚的机率却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大幅度的提升,另一方面,迟婚的现象也逐年在提高。就2005年,在163,828对结婚的配偶中,就有21,016起离婚事件,占了12%之多。这种与日俱增的离婚率,对于家庭制度组合造成一定的影响,也会遗留下很多的单亲家庭,对于社会构造的发展,显然有很大的负面影响。为了避免这种结果严重影响到下一代,妇女与家庭部门更是建议要设立由专家组成的专门性小组,来为受影响的家庭进行辅导。随着时代的演进,离婚率却是逐年增加,难道说,男女之间,真的是因了解而结婚,再因了解而分开?

    从资料显示,男性结婚的年龄,从199128.2平均岁数,提高到2000年的28.6岁;女性方面也从表1991年的24.7岁提高到25.1岁,现代的人是越来越迟婚。让人较为惊讶的是,未婚的巴仙率,从1991年的43.2%提升到2000年的48.1%,涨幅达4.9%,相当的高。另一方面,生育率在我国,却从1970年的4.9%降到19803.9%1990年代的3.3%,以及目前的3.1%。家庭平均人数,也从1980年代的5.2人,降到1990年代的4.9人,以及2000年代的4.5人。生育率的下降,我们可以说是因为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年青人拒绝大家庭的组织,许多家庭都会因为要有更佳更幽雅有素质的生活而减少生育。虽然如此,迟婚与不婚也应该是原因之一。1970年代,早婚的现象很普遍,15岁至19岁就结婚的巴仙率是16%1984年时降到6%2000年代又下降到4.8%。进入了二十一世纪,越来越多选择迟婚,或者干脆不婚,这是不是在说明,男女两性间关系的对立,越来越尖锐?

    男女的关系,从陌生到朋友,从朋友到恋人,再从爱人进一步成为夫妇,建立了亲密肌肤的亲情,本来就是这个社会的基本构造。然而,我们常说:不是冤家不聚头,冤家聚头几时休。男女间的情感,本来就像剪不断理还乱的千丝万缕,两性间的关系在长久的相处下,逐渐会将爱情转型到亲情,而两性之间的关系,似恨而实爱,总要给自己带来苦恼而有舍不得的复杂,在情投意合,你情我浓,在爱情逐渐消失在现实时,就会像冯梦龙《警世通言》里面所写的:夫妻本是同林鸟,巴到天明各自飞。既然要结成夫妇,就要认真经营,要经营彼此之间的婚姻,就要确实明了男女之间存在的矛盾,以最大的耐心,最宽的包容心,克服心理与生理因婚姻而导致的转型与更动。

    进入二十一世纪,资讯科技的一日千里,人类文明的大幅度迈进,很多人开始对家庭关系、两性之间的关系、社会基本构造的组成、道德风尚的遵循开始模糊,更多新一代甚至迷失了方向。我们可以从越来越高的离婚率,越来越多的迟婚,甚至是不婚抱着单身主义的巴仙率看出。这是一个警讯,倘若我们无视高科技带来文明负面的后果, 日后或可能让社会基本构造失去平衡,严重影响到族群的发展,甚至延生出因为离婚而产生的单亲家庭,在失去完整亲情的情况下而延生出社会问题。因此,一对男女在确定要结成夫妇之后,必须认真、确实去面对未来,居然死生契阔,与子相悦;就应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不论是男或女,结婚前与结婚后的生活迥然不同,两性之间各自都不同,所以在确定要步入婚姻的结合时,心理的建设是非常的重要。未婚前的女性是少女,是父母呵护的明珠,是男朋友的心爱宠儿,是人家的女儿,可以撒娇耍性子,不必做家务,怎样任性得到的都是宠爱。未婚的男性对于未来的伴侣,除了千依百顺,万千宠爱在一身外,更是不敢对爱人有任何指责,就算对方是无理的取闹,也会非常的容忍,同时会尽量把自己的缺点掩盖,让自己成为爱人心目中最完美的对象。

    在结婚后,显然的一切生活作息都不一样了。结婚后的夫妇,一般上有两类生活,一是与家翁家婆,以及夫家的兄弟姐妹同住,另一个就是建设两人世界。不管是与家翁家婆住,或是两人的世界,新婚女性的心理开始会转型。在与家翁家婆,以及夫家的兄弟姐妹同住的情况,新婚女性突然发现自己变成别人的媳妇,人家的太太,夫家兄弟姐妹的嫂子,身份不同,许多有形无形的框框突然都加在身上。这时候的她不可能跟身为少女时一样,可以睡到日上三竿,不可能象在父母家时无忌的任性,行坐举止都要合乎礼节,而且必须在许多人的目光注视与监督下生活,在这种拘束的生活,或多或少会让新婚的女性产生不安、拘谨与不习惯的心理,甚至会产生一些沮丧、忐忑与压抑感。另一方面,结婚前的许多憧憬,可能随着环境的不允许而跟心理所盼望的不同,床上突然多出一个睡伴的不习惯,都会造成这种情况下的新婚女性,心理开始有了委屈的想法。

    一般上男性都是粗心大意,而且往往在娶了新娘后,就会以为妻子是自己人,不必像婚前那么样的呵护,也认为不需要太过掩饰自己。因此,新婚的女性就在压抑感正开始蕴聚时,发现丈夫居然没有自己心理所期盼的那么美好,又突然发现对方许多婚前没觉察到的缺点,心中开始萌起失望与失落感,然后延生为委屈感。这时候,如果她没有很好的心理建设,她会开始抱怨,而不甚其烦的丈夫,就会因为妻子的喋喋不休的唠叨,认为妻子没有体谅他在外面的为生活打拼的辛劳,妻子不够体贴,于是造成了两者之间的对抗、冷战,最后导致离婚的下场。

    能够与新婚丈夫建设两人世界,不必与夫家父母同住的新婚女性是比较幸福,可是往往就会自我超越而不知觉。她会认为新建的家是她一手建设的,作丈夫的是坐享其成,结果不知不觉间把自己塑造成大女人,把丈夫当着孩子,或是下属来看待,丈夫在家里样样都受到管制,受到约束。丈夫偶尔迟归,大女人的作风,会兴师问罪,而且会限制丈夫的行动,殊不知这正式婚姻的最大忌讳。新婚的丈夫虽然粗枝大叶,不过也会怜乡惜玉,却不知不觉间在怂恿妻子的大女人性格。这种大女人性格,在丈夫一反感,就会造成很大的祸害,往往导致丈夫另投别抱,不是有外遇,就是导致离异的下场。

    综合上述的因素,男女两性之间的夫妻关系,应该建立于互信互重、包容忍让、无私付出,与及理解体谅的基础上,感情才能永久,才能相親相愛,永浴愛河,樂賦唱隨,縷結同心,百年偕老。

    一对夫妇最重要的是要能互信互重,妻子必须绝对信任丈夫,而丈夫也必须让妻子有信心来信任他。丈夫是一家之主,纵然妻子也是职业女性,在东方社会的父权主义里,虽然是男女早已经是平等地位,彼此互相尊重,还是非常的重要。尊重包括了个人隐私,生活起居的尊重,以及言谈举止。有了互重互信,才能建立起彼此之间的深厚感情,也保留了一定的缓冲空间,让彼此有一个可以喘息与周旋的地带。

    包容与礼让是必要的。不管是男的娶女的,女的嫁男的,居然确实要与对方厮守一生,就应该接纳对方的一切。接纳包括了一切,包容对方的缺点,容忍对方的不足,接纳对方的所有,与此同时,礼让更是非常的重要,丈夫需要尊重,妻子应该在各方面作出礼让;而妻子更需要丈夫的体恤与谅解,尤其在她刚转换环境,必须面对诸多的改变,无形与有形的监视注目,生活的拘谨与拘束,丈夫的协助、体贴与谅解,丈夫的包容与礼让是绝对需要的。

两个人的厮守一生,是共同在建设两人的世界,延续及发展社会的架构,需要两人的合力同心,无私的付出,所谓金石同心,宜室宜家。双方的无私付出是建设家庭的主要动力。只有彼此真心的付出,毫无保留的付出,真心真意的付出,共同为彼此认同的家庭建设而付出,才能够有永恒的爱情,不会因为日久天长而让感情淡薄下来。

最后是理解与体谅。这是每一对夫妻都应该给予对方的感情。丈夫在外面打拼,或许会受到一些委屈,如果他将家庭视为温暖的窝,他会非常的珍惜。相同的,如果妻子能把家打理得非常温馨,让丈夫感到非常的窝心,则一个美满的家庭会让彼此感到非常的珍惜,而建立在这个家庭的,就是理解与体谅。如果妻子不体谅丈夫的辛劳,整天喋喋不休,会让丈夫另觅爱巢。相同的,如果丈夫不珍惜家庭,会让妻子灰心,下堂求去。


幸福的家庭,相敬如宾的夫妻,建立于两人的意愿。最重要的是彼此互相要懂得去经营,要彻底了解彼此之间的需要与体谅双方各自所面对的问题,基于体谅、包容、互助与彼此扶持,那么婚姻就能持久,真正的达到厮守一生的目标。

Monday, January 6, 2014

蛇有蛇路

送走了2013年,迎来2014年,2013年是癸巳年,2014年是甲午年。癸巳年是蛇年,蛇在华人的心目中,负面印象层面很浓。然而,在大中华文化中,最初始的传说,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女娲,却是蛇身人首。女娲炼石补天,创造人类,与伏羲兄妹相婚,两人都是蛇身人首,可见蛇从古时候,就已经是人类敬畏与尊崇的动物,许多古文明文化如埃及与印度也都将蛇视为权威的代表,给予崇敬与膜拜。

华人喜欢将蛇雅称为小龙,以示尊崇。有一说龙是古人将蛇美化了的称呼,所以蛇蜕后脱下的皮被称为龙衣,农历三月初三蛇结束冬眠出洞活动叫龙抬头。一些膜拜蛇的庙宇把龙衣的蛇皮包裹起来,让信徒带回去招财进宝,避灾引福纳吉。而也有人将蛇劏来吃,据说蛇一身都是宝,蛇胆蛇血蛇肉蛇皮都可以食用,而且还有药效。

可是,蛇的外表不讨好,毒蛇还会伤人致命,让人害怕不敢接近。也即因此,蛇的象征意义,就会让人先想到的是狠毒邪恶,就会莫名其妙的产生了恐惧感。最典型关于蛇的狠毒与忘恩负义,莫过于《农夫与蛇》的寓言。寓言里心地善良的农夫在路上拾到一条冻僵的蛇,把它放进怀里保温暖,当蛇醒来的时候,不但不感恩图报,反咬了农夫一口,把他咬死。《圣经》中也把蛇诠释为狡猾与邪恶,它引诱了伊甸园中的夏娃和亚当偷食了智慧之果,致使亚当和夏娃被赶出了伊甸园。

蛇的另一个象征意义是阴险冷漠,这大概跟它不讨好的外表,冷冰冰软趴趴,又只能发出丝丝声音的关系吧,尤其是它没有脚,靠蜿蜒爬行,又经常来去无踪,显得又诡异又神秘,所以人们把蛇爬行的路叫蛇路,进一步比喻为走偏路后门与邪道。有一句民间流传的箴语就这么说: 蛇有蛇路,鼠有鼠路,蛤蟆没路有跳步。明显的是在讥笑一些应用计谋走歪路弄权势的贪官污吏,还有那些不走正道的政客奸商,就算这一歪步不行,也有另外一条歪道。

对于蛇的诠释,在中华辞典中,有蛇字带有褒义的词句似乎不多见,反之贬义词却不少,就算是现代人,也把偷懒称着吃蛇,把当地呼风唤雨蛮横的人称为地头蛇,把贪婪的人形容为人心不足蛇吞象,说隔夜茶毒过蛇,叫心狠手辣阴险的人为两头蛇,形容鬼鬼祟祟的人是蛇头鼠眼,称表面和善内心狠毒的人佛口蛇心,偷渡者叫人蛇,运人蛇者是蛇头。

蛇固然有蛇路,有其狠毒之处,但蛇性胆小,蛇行蜿蜒,却只敢偷偷摸摸,只要打在蛇七寸处,看它横行到几时。蛇虽给人负面印象,蛇年出生的伟人却不少,顺手拈来就有爱国诗人屈原、汉高祖刘邦、华陀、康熙皇帝、鲁迅、孙中山夫人宋庆龄、毛泽东等,近代蛇年出生的有中国总书记习近平、邓丽君、凤飞飞、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