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October 9, 2020

【有趣的百年笨珍县地方译名】

看到萧开富兄写的《边佳兰中文地名》,我也从1924年英籍行政官J.V. Cowgill 撰写的“Chinese Place Names in Johore“《柔佛州的中文地名》(Journal of the Malayan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Vol.2 No.3 (92) (December 1924)中找到笨珍县旧时地名的记录。当年笨珍县不叫笨珍,而是属于龟咯县,而且龟咯的写法,也不是今天的Kukup,而是Kukub。我发现有些地方已经不存在了,也有一些地方的名字,跟现在的写法或译法差别很大,乃抄录下来跟大家分享:
Api-Api (亚比亚比)
Ayer Baloi (峇礼【口字旁】)
Ayer Hitam (Sungai) (乌水)
Ayer Masin (咸水港)
Ayer Masin Wharf (礼拜口)
Benut (文律)
Boh, Sungai (母港)
Buntu, Sungai (文楮港)
Chengkeh, Sungai (贞家港)
Choh, Sungai (西洋)
Chokoh Besar (大招哥)
Chokoh Kechil (小招哥)
Glang Patah (巫许前港)
Jeram Batu (字南峇楮)
Jeram Choh (字南槽)
Karang, Sungai (胶兰【口旁】港)
Kluang, Sungai (龟【口旁】噜汪港)
Kukub (龟【口旁】咯)
Parit Semrah (大吧呖)
Peneiro (笨冷落)
Peradin (卜亚邻)
Penggan, Sungai (宾岸)
Pok, Sungai (卜港)
Pontian Besar (大笨珍)
Pontian Kechil (小笨珍)
Punai, Sungai (笨奶港)
Rambah, Sungai (南峇)
Renget (龙眼)
Rimba Terjun (崩山)
Sanglang (双兰【口旁】)
Serkat (实叻角)
Tanjong Adang (亚兰【口旁】)
Tanjong Kupang(龟邦)
Tanjong Pelepas (抽家房)
Teluk Krang (直落吉兰【口旁】)
Tiram Duku (吕龟【口旁】港)
Ulu Pulai (黄厝港)
阅读这些旧地名有趣的地方是其译音相当古怪,比如已经不存在的Ayer Masin Wharf (咸水港码头),就被译为“礼拜口“、Sungai Boh 被译为”母港、Sungai Chengkeh被译为“贞家港”、Sungai Choh叫着“西洋”、Chokoh叫着“招哥”、Sungai Punai被称为“笨奶港”、Peneiro 被称为“笨冷落”、Peradin译为“卜亚邻”、Sungai Punai译为“笨奶港”、Renget译为“龙眼”、Tanjong Kupang译为“龟邦”、Tanjong Pelepas译为“抽家房”、Tiram Duku译为“吕龟【口旁】港”、Ulu Pulai 译为“黄厝港”。
让人感到有趣的是,其中很多地方都已经不在笨珍县了,其中就有振林山地区,书里把Gelang Patah 写成Glang Patah, 译成“巫许前港”,这些地方也包括了Sungai Pok、Tanjong Adang、Tanjong Kupang、Tanjong Pelepas、Ulu Pulai等。而书中也把一些地方列入峇株吧辖区内,如文律、Sungai Kluang、Sungai Pinggan、Renget等。文律现在是在笨珍县,而龙引被写成Renget,之前被译为“龙眼”。据我所知,龙引也曾经被译为“林月”。
显然的,这本在1924年写的书,过后经过很多的变迁,就如许多地区就增加了很多的乡镇,而其翻译的名称也随着时代而改进,就如Peneiro 旧译“笨冷落”,现在是写成Penerok,而华人普遍称着“龟桥”。旧时的写法也有点不同,比如Parit Semerah, 旧时是写成Parit Semrah. 除此之外,多个地区没有被列进表内,比如Parit Sikom (巴力西贡)、Kayu Ara Pasong(水池路)、北干那那、Pulai Sebatang、Jelutong、Parit Tengah、Kampung Jawa、Pengkalan Raja、Permas、Rambah等等,可能百年前这些地方还没有形成吧。虽然如此,接近100年的地方名表译名,倒是值得收藏的一份文献。(12-9-2020)

 【笨珍与北干那那的民众图书馆】

马来亚半岛在1948年被英国殖民政府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实行军事统治,对付马来亚共产党的武装斗争。由于马共大多数党员是华人,半岛上的华人就成为马共与英军武装斗争的牺牲者,当时很多华人被英军拘禁,或被驱逐出境,或被杀害。50年代时,英军甚至采用移民政策,把华人赶出原先居住的村子,将他们集中在新村里,再把原来住着的屋子放火烧掉,毁掉整个村庄。当时为了应对华人面对的这种恶劣处境,陈祯禄乃于1949年2月27日成立了马华公会①。

马华公会成立时陈祯禄是首任会长,义务秘书是杨旭龄,义务财政是邱德懿,政治青年妇女小组主任李孝式,宣传小组陈修信,社交慈善及文化小组委员会主席梁长龄①。而当时代表华人的马华公会通过中央教育委员会以及跟教师总会合作,处理一切有关华文教育的课题。为了杜绝民衆接触到左翼书刊,当时的政府乃开始设立民衆圖書館,表面是为了填补民衆阅读的空缺,满足华人维护民族文化的要求,实在的目的是管控人们的阅读选择与活动②。负责成立民衆圖書館者,就是马华公会社交慈善及文化小组委员会主席梁长龄,他就是后来民衆圖書館恊會的主席。

这些圖書館有的是设在政府献地所建的馆,有的设在新村的学校里,或是设在民衆会堂或党所内,而有关方面赋予民衆圖書館的角色是“推行星马教育”与“负起传播文化的任务” ②。于是,民衆圖書館开始在我国各角落纷纷成立,而到了1953年,图书馆协会乃发起成立,并于1955年3月正式注册。这个圖書館恊會的主任为梁长龄、秘书兼财政为温典光,两人均为马华公会文化组干部,最初,图书馆协会只在吉隆坡附近的新村设立若干图书馆作为试办性质,后来才逐渐扩展到全国各地。根据当时报章的资料,直至1958年,无论是人口稠密的市镇或是偏僻落后的乡区,在图书馆协会属下开设的图书馆:中文民众图书馆共有175间;马来文民众图书馆共有56间,共计231间,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③。

笨珍县当时也响应设立圖書館,据资料显示,笨珍县当时有两所民衆圖書館,笨珍民衆圖書館与北干那那民衆圖書館,两所圖書館几乎在同一个时期成立。两所圖書館皆迟至1957年才设立,笨珍圖書館是附设于马华公会内,并于当年年底移交予马青团管理。笨珍民衆圖書館是在1957年4月8日召开筹委会发表宣言征求会员时宣告成立,并于5月1日预先开放予公众人士,6月16日在报章上公布首届理事会,理事会主席为陈启壬,副主席林奕美、正总务蔡木火、副总务杨维心、财政曾祥铿、查账何国选、秘书陈茂荣。并于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开放时间为每星期一至五,下午七时半至九时半,星期六休息,星期日上午9时至11时,下午7时半至9时半。该馆也同时聘请陈启壬为受薪管理员,月薪津贴30元。后林奕美辞去副主席职位,有黄应源接任。

陈启壬先生就是赫赫有名作曲填词的陈漫思,他谱曲作词的歌曲脍炙人口,一直传唱到今天,其中最受欢迎的有《往日的旧梦》、《寻梦园》、《静心等》、《蔓莉》、《马来姑娘》、《少女的春天》、《春天在你身旁》及《吸瓶梳打》等。他也是笨珍马华公会的元老之一,为多所社团学校的负责人。

五十年代的社会不如今天科技的进步,当时连电视都还没有出现,政府电流的供应也迟至60年代才出现,民衆一般上是依靠以干电池发电的收音机收听节目。然而当年的社会阅读风气仍然极盛,年轻一代思想都略为左倾,都会也喜欢阅读一些左翼书刊,于是阅读成为一种风气,而民衆圖書館的成立,确实受到当时年轻人的欢迎。笨珍马华马青当然也响应号召,就在1957年4月11日召开首次筹备会议,会议通过分发传单,委员个别征求,以及在电影戏院以幻灯片打广告来招收会员。会议也通过入馆基金为叻币一元,三个月一季的季捐叻币三元,同时也通过由蔡木火与陈启壬二人负责筹措经费。蔡木火局绅是当时马华公会的重要负责人,也是为笨珍社会贡献良多的社会闻人。

笨珍另一所民衆圖書館是在北干那那。北干那那民衆圖書館是在1957年6月16日正式由当时的县长志尉氏隆重开幕,当时还邀请了地方议会所有的议员、教师及社会人士。当年笨珍闻人黄衍扁太平局绅、南马黄梨经理兀士珉、柔佛州民衆圖書館巡视员黄波、新闻部的官员、副华民事務官李权洪、何启生、地方议会秘书丁力发、书记施祖德,还有300多圖書館会员踊跃出席,场面非常隆重热闹。北干那那民衆圖書館当时是全柔第21所民衆圖書館。该馆当时也选出首届职员,阵容为:主任陈光平、总务:刘汉垣、财政:何启生、交际:蓝若梅、秘书:施祖德。

北干那那民衆圖書館成立后非常活跃,同年立即发起献书运动,马上获得当地人士的热烈响应,献捐书籍达十多本,当时捐献者名表如下:黄晃明、郭祥志各约5元以上,陈成发、萧开宏、洪紹锐、謝秋莲、施祖德、郑芳校、黄坚荣各约五元,吳秋珍、盘昭全、周业其、盧弟光、罗廷浩等。除此之外,该图书馆也积极投入活动,组织康乐组、篮球队、乒乓队、羽球队及口琴队等等,还每年都举办春节联欢。成立那年,该图书馆的篮球队就与文律的乐友篮球队举办了一场友谊赛,同时更协助当地民众恊會筹建会所,还协助村民填写申请公民权的表格。该图书馆羽球队也曾派出馆员郑天使、谢汉年、罗廷浩三人代表,出席全马民众图书馆州际羽球锦标赛。

1957年底,该图书馆在华民事務官何启生的指导下,馆务蒸蒸日上,拥有300会员余名,同年选举新职员,阵容如下:正主席陈浩清、副主席黄晋欢、正总务杨邦果、副副总务张明海、财政谢汉年、文书施祖德、查账萧开宏及林沧海、宣传李金水、梁光华、康乐组主任曾文。那一年的12月1日更组团旅游笨珍香蕉屿,参加会员达百多人之多。香蕉屿是离笨珍岸边约12海里的一个小岛,岛上有灯塔,出产著名的芒果,是当年笨珍青年最喜欢旅游的地方。

1958年开始该图书馆每年都主办乒乓赛,次年4月间更隆重的举办了第二届的乒乓赛,邀请笨珍县长仄阿里到来颁奖,当时华人事務官曾祥祯、何启生,还有80多名馆员都踊跃出席,由该馆副主席的洪紹锐与康乐股主任蓝振强负责。接着在1961年的7月,该馆再接再厉举办了庆祝四周年纪念,邀请到笨珍南区村长、北干那那地方议会全体议员及民众舞狮团、青年俱樂部代表等出席。该馆主席洪紹锐在场欢迎包括地方议会主席李国旗、地方议会议员林祝、张明海、民众舞狮团主席陈文龙、青年俱樂部代表鍾桂扬等。到了1967年,该图书馆仍然是北干那那颇活跃的团体,并开办初级簿记班给有兴趣掌握簿记的青年参与课程。

到了70年代,民众图书馆的活动逐渐停顿下来,笨珍民众图书馆虽然不再活跃,却仍然附属于笨珍马华区会里,而北干那那民众图书馆却仍然一直活跃,到了2008年还改选了新届图书馆管理委员会,兹将那一年的委员会阵容超列如下:主席 吴敬贤、署理主席李子河、副主席黄顺强与张钰玲、秘书 陈爱薇、副秘书黄慧心、财政王康华、副财政沈姿廷、查账黄诗宜与 黄瑞虔。电脑组吴秋威、陈冠、李锦钦。分类组陈嘉彬、萧骏轩、冯俊瑞、张欣宜、胡依宁。美宣组黄慧园、林巧柔、李文璇。编辑组锺嘉文、陈惠贤、徐嘉羚、黄思敏、黄莉萍。场地组陈展丰、陈顺杰、吴岳秦④。

时至今日,3C产品盛行,阅读风气不再盛行,我曾在90年代担任笨珍文艺协会主席,当时在林过与张维民两人的协助下,也通过争取到国会议员的拨款而成立了一所图书馆,唯现在也不知道该图书馆是否仍然有操作。90年代时,笨珍颍川公会也曾经设立了一所图书馆,唯后来就沉寂下来。(21-9-2020)
----------------------------------------------------------
①《马华党史》
②庄华兴《冷战时期的民衆圖書館》
③《民衆圖書館的发展历程》
【一本记录真实马共与政府军警战争的翻译书】

《天蝎座屠龙计划》这本书是我翻译自拿督梁炽和博士英文书《Scorpio on the Dragon’s Demise》。会翻译这本书主要是应学弟吴永成的嘱咐。吴永成学弟资助我出版了《浪拍笨珍》,又将此书的售卖连本带利悉数捐给了笨珍培群独立中学,因此,当他提出要我翻译《天蝎座屠龙计划》这本书,我考虑都不考虑,一口就答应了下来。我之前翻译过马来长篇小说,英文书倒是首次尝试,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自我挑战尝试。后来,我才知道这本书的英文版本,已经再版了六次,是一本畅销书,而且内容是真真实实,写尽了当年马来亚第二次紧急状态政府军警与马共的战争。作者拿督梁炽和博士曾经是我国警方政治部第二号人物,他书中所写的全部是当年他经历过,曾经发生过的事实,许多事件当年还是被列为机密不得公开的档案,梁博士在解禁后全都写进他的书里,这就让这本书显得更珍贵可读了。书名是梁博士自取的,显然他要强调的是他的对抗马共就是以他取名的天蝎座计划。

拿督梁博士一直想把他这本畅销书翻译成中文,可是一直找不到适合的人选。后来我才知道,曾经有人拿去要尝试翻译,却一两年过去后完全没有消息,让拿督梁博士非常失望,辗转之间,拿督梁博士寻求到吴永成学弟的协助。吴永成学弟对于我很爽快就答应下来感到很高兴,于是就安排我与拿督梁博士见面。我与博士讨论了一些细节,尤其是书中的一些过程,询问了一些问题,包括人名地名,就开始着手翻译。拿督梁博士当时就已经是87岁,过了3年的今天,他已经高寿90岁了。我用了足足一个月的时间翻译,过后我把翻译草本交给拿督梁博士,拿督梁博士找了许多相关人士仔细阅读过,也寻求一些前马共的协助,终于在修订了一些人名、地名及特殊名称之后,这本翻译书在2017年3月间付梓出版。 

这是一本由一名资深的高级警方人员把亲身经历过对抗马共的过程,原原本本记录下来,全部用真实的姓名与地名,记录每一件政府军警与马共的战争,很多还是警方的档案,其中就包括了泰马两国政府之间的情报合作、F部队的成立、与第六突击队的冲突、大龙行动计划、马来亚人民解放联盟、马共的暗杀小队、国家纪念碑被炸、霹雳州总警长被杀经过等等。我在翻译的过程中,读到这些精彩的过程,有的让人心惊胆战,有的让人提心吊胆,看着军警从直升机以绳索降下马共营地,读着F部队的渗透,军警在森林里与马共的对抗,仿佛在观看一部惊悚影片。F部队是军警渗透马共阵营一股神秘的组织,一直是极端保密的组织,几年前才被解散,而成立F部队的,就是拿督梁博士本人。根据拿督梁博士说,能成功对付马共,F部队功不可没。
有兴趣拥有《天蝎座屠龙计划》者,可以通过私讯给我,每本书的售价是RM35,包邮费,还附送一本我自己写的书《玻璃屋》。《玻璃屋》是一本杂文集,内容包括了很多我早年所写的杂文、议论、典故、散文,甚至是一些短篇小说,还有一些我读书的心得·,除此之外,我还把许多早年有纪念性的照片,也都放进了书内。这些照片中,有很多位是已经往生的文坛前辈,也有很多现在仍然活跃在文坛著名的作家,更有一些我参与的文教活动相片,算是记录了我这一辈子的一些事迹。由于这本书是得到《马来西亚嘉应属会联合会》的赞助出版,虽然每本售价RM 30,我仍然准备免费赠送给购买《天蝎座屠龙计划》的朋友们。如果你有兴趣,请私讯我。(22-9-2020)
【百年培群回顾】

翻阅1947年11月17日《南洋商报》刊登的一篇庆祝培群学校25周年校庆的特写,文章把培群创校及战前的一些校史详细的记录下来,这篇文章应该是出自已故匡光照老校长的手笔,校史文章从创校写到1947年,7年后的1954年12月12日,另外一篇也是题名《本校史略》的校史文章,经过略微删改,再增加了1947年到1954年的记录,确实一篇记录相当详细的校史,只是在人名上,有略为增删。我发现匡老在写到1935年的校长,他把李寄尘校长误植为陈寄尘。为了确实是李寄尘校长,我翻遍了资料,结果让我找到1936年5月7日题名为【柔佛小笨珍培群学校筹建新校舍,校长李寄尘告假回国】的新闻。当时培群还分为男校跟女校,李寄尘校长管理男校,他的夫人陆秀贞管理女校,而女校就假借峇结街广东义山亭的旧会所处,据知就是现在油站后面的海边。我把1947年度的《本校史略》跟1954年的《本校史略》都抄了下来,让有兴趣的校友熟悉一下培群的历史,也可以对照一下,两篇校史的差别之处。1954年的校史,是刊登在新校舍落成典礼的特刊内,希望还拥有这本特刊的老校友,可以借给我扫描存档。 (25-8-2020) 


【本校沿革述略】 (录自《南洋商报》17-11-1947)
本校位于笨珍张江水街。1922年(民11年)11月17日,为先贤余英伟等所创办。初规模甚小,赁大马路一楼房为校舍,学生总数十人。嗣经已故僑贤鍾柳士、陈好书、黄衍煦、熊东明、许俊哲、吴娘珍、李金粥、洪祝扬、周大隆,及僑领洪肇闪、黄衍才、何清万、杨来是、许炳意、吴初发、朱缨九、洪宝植、柯亚来等,先后尽其事。或任总理,或理财政,或输财,或出力,校务以次发展,规模于焉粗具。
1926年(民15年),先贤张江水捐赠校地(即今总校校地及球场地皮)自建校舍一座,当时路政未修,学生入学,殊感不便,因复向巫人购得自大马路进至学校之一段地面,加以填修,称之为“学堂路” Jalan School,后由本校董事会商议,献议政府,命名“张江水街” Jalan Tio Kan Sui,以纪念张氏捐地兴学之功也。
1935年(民24年),洪肇闪任总理,校务益有进展,男女学生达二百三十余名,以当时环境之需要,男女分校,男校仍设张江水街,即今总校校舍,以陈寄尘为校长,女校借车站滨海处,广东义山亭为校舍,以陈寄尘夫人等执行教务。当是时也,南洋渐遭不景气之侵袭,金融精竭,经费艰窘;复以人事未调,更易相迭。校政进行,常在波动,机蹐不安之状况。
1939年(民28年)春,学校改组,按照侨务委员会侨民学校董事会组织法,采用董事长制,仍由洪肇闪任董事长,洪于谅理财政,重修校舍,扩充设备。聘匡光照为校长,为统一行政,便于管理起见,复将男女校合并,成为一完全小学,学生达350名。增辟课室,添置校具,并扩充图书馆,建设运动会,形式内容,焕然一新。
自是讵后,学生日益众,班级日益增,原有校舍,极感躇躇。因于1942年(民卅一年)春,购置校地,成立新校舍建筑委员会,由丁子料任总务,进行建筑一钢骨水泥,现代式之新校舍,讵意方始动工,乃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寇南侵,教员星散,校务停顿,且全部设备,惨遭破坏,历年心血,尽付东流!
1946年(民三十五)春,组织复兴委员会,力图恢复,由洪肇闪、洪于谅、吴初发、丁子料、陈稳谦、许亚杰、杨少吾、蔡俊哲、南益公司、和胜栈等发动大规模募捐。修理校舍,添置椅桌;同时借得政府吧刹房舍为课室,于是年1月复办。学生人数,680名,超过战前一倍有奇。
是年终,改组复委会,正式成立董事部,仍由洪肇闪任董事长,陈稳谦、洪于谅副之。总务丁子料、财政黄吉清,其他诸董事,均系埠中一时之彦。戳力合作,增购校地一方,建筑课室十间,新辟球场,补充设备,在同侨社会,协助之下,克服一切困难,校务进展,已越战前水准而过之。
1947年(民三十六年)秋,遵当地政府令,改用春季始业制,整理班级,刷新内部。学生人数,达八百数十名,教员二十四位,为创校以来,最高之记录,时值本校成立廿五周年也。
【笨珍培群中小学校新校舍落成典礼特刊】
【本校史略】 (录自《南洋商报》 12-12-1954)
本校位于笨珍张江水街。1922年11月17日,为先贤余英伟等所创办。初规模甚小,赁大马路一楼房为校舍,学生总数十人。嗣经已故僑贤鍾柳士、陈好书、黄衍煦、熊东明、许俊哲、黄衍才、周大隆、洪宝植、杨来是、李金粥、洪祝扬、连爱同、林召懐、林采仁、黄济洪、陈流水、黄仁若及今僑领洪肇闪、丁子料、吴初发、许炳意、吴娘珍、陈俊女、林修如、罗肇传、黄玉初、朱缨九等,先后尽其事。或任总理,或理财政,或输财,或出力,校务以次发展,规模于焉粗具。
1926年,先贤张江水捐赠校地(地契号码为G17761 – G17763)自建校舍,先后聘苏焕明、徐茂陵任校长。是时路政未修,满地泥泞,学生上学,殊感不便,因向巫人购得自大马路进学校地段,加以填修,称之为“学堂路”,后由本校董事会献议政府,命名“张江水街”,以纪念张氏捐地兴学之功。
1935年,洪肇闪任总理,李寄尘任校长,因当时环境之需要,男女分校,男校仍设张江水街,另于海滨假广东义山亭为女校,由校长夫人襄任校政。未几李校长返国,先后由许崇铭,李树梧相继长校。
1939年春,依侨委会侨民学校董事会组织法,采用董事长制,聘匡光照任校长,为统一行政复将男女校合并,为一完全小学。自是以后,学生日益众,班级日益增,原有校舍,极感躇躇,因于1941年春,购置校地,进行筹建新校舍。讵意工程甫施,而太平洋战争爆发,敌骑南侵,惨遭蹂躏,历年心血,尽付东流!
1945年冬,组复校筹委会,主席洪肇闪、陈茂裕副之,总务丁子料、洪于谅,文书匡光照、蔡俊哲,财政郑克良、黄吉清,建设杨少吾、许炳意,募捐吴初发、许亚杰,查数林修如、陳德成等。痛红羊浩劫,学子流离,乃相率力图复校,于是大事募捐,先后达万五千元,葺校舍,置校具,并商借政府巴刹破房舍为临时课室,遂于1946年1月复校。年终,复委会改组,正式成立董事部,仍以洪肇闪任董事长,陈稳谦、洪于谅副之,总务丁子料、杨少吾,财政黄吉清、郑克良,其他诸董事,均系埠中一时之彦,运力合作,增购校地,添建课室,务必蒸蒸日上,学生达八百人。
1947年秋,联合邦教育部颁发春季始业制。适值洪董事长回国,洪于谅继任董事长,吴初发、陈稳谦副之。未几,匡校长亦有事于星洲,由郑勋懋代理校政。
1948年,洪肇闪南返,复于1949年出任董事长,黄衍扁、郑克良副之,时值战后,胶价腾涨,造成胶业史上空前未有之黄金时代。于是搁置已久之建校计划,复被提出。1950年,聘黄伟强为校长,是年秋,在各僑领策动之下,成立建校委员会,举黄衍扁任主席,丁子料郑克良副之。嗣黄君因商务关系,于主席一职未能兼顾,乃改选丁子料主其事,洪于谅黄衍扁、陈联源、吴初发、郑克良副之,陳德成任总务,洪肇闪任顾问,在丁氏领导之下,全埠热心侨胞,协力合作,输财出力,建校工作,于是迅速展开。
1951年,在黄校长任内,董事长洪肇闪,副黄衍扁、郑克良,总务丁子料、陳德成,董事吴初发、许亚杰、杨少吾、林修如、罗肇传、陈启壬、张国祥、王福祯等,鉴于笨珍属僑校高小毕业生日众,为谋彼等升学之便利,于是年设立初中部,从此,本校遂成为培群中小学校矣。是时,胶价渐由荣返辱,建校捐款,顺受影响,校舍工程,虽大体完成,但内部设备,一时为财力局限,尚付阙如。
1953年春,联合邦政府实施新薪津制。黄校长辞职,重聘匡光照为校长,当是时也,胶价惨落,行情不景,本校经费,极感拮据,然在董教协力,艰苦支持之下,设置理化室,扩充图书馆,建设篮羽球场,改建教师宿舍,装设电灯,增建餐厅,渐次完成各项设备。至是,耗资五十万元之巍峨校舍,聿观厥成。
1954年冬,举行新校舍落成典礼,适值本校创校12周年纪念,初中第二届毕业,庆典隆重,盛极一时。同人等,缅怀过去创校之艰难,轸念未来发扬之重荷,爰将本校沿革,略述梗概,藉彰有功,而励来兹去尔。
至于详细校史,有建校特刊,可资稽考焉。

 【培群百年回顾:何清万先生】

何清万先生是笨珍一位让人尊敬的先贤,对于社会公益、人群福利、教育事业,莫不悉力以赴,他历任笨珍中华商会、笨珍培群四校(独中、国中、一小、二小)、笨珍灵山堂、笨珍福灵山等要职及产业信托人,他也曾担任笨珍益友互助会名誉会长,矢勤矢忠、任劳任怨,是一位对笨珍社会贡献良多的先贤,先生于1966年往生,享寿七十有三。我在一本民国30年(1941年)南洋史纂修馆编辑的《南洋名人集传》,找到有关何清万先生的生平,乃抄录分享如下,文章以半文言性质撰写,其中提到的济南惨案又称五三惨案,是民国17年(1928年)5月3日,日军在济南城肆意焚掠屠杀达1万7千人的事件。而芦沟事件,又称七七事变,也叫马可波罗桥事件,是1937年7月7日发生在河北芦沟桥的侵华日军有预谋的一宗军事冲突,引发了第二次中日战争,从此把中国卷入八年的抗战。(26-9-2020)

何清万先生,福建漳浦官浔社人,父亲名天球,以航业为生,母亲苏太夫人,娶妻张女士,育有五子名:致良、源良、文良、庆良、亚良,另有三女名亚桃、亚宰、亚美。清万先生兄弟四人,先生为长,九岁随叔南渡新加坡,三年后移居笨珍,初与父共操航海业,久至十一年,嗣改艺园林,逐渐发迹,自置胶园数百亩,也在新加坡开设顺茂号杂货店,幸运之来,人或以侥幸奋斗,二者得之,先生则不然,奋斗固有,大部分皆得至天理良心四字,盖自其母氏苏太夫人,已厚积有阴骘。而继之以先生之为人,诚非偶然也。先生为国牺牲金钱,不只一次,远如内地各省诸灾,中如济南惨案,近如芦沟事起,日寇来侵,靡不尽力捐巨,尤以近者日寇乱事,捐资于筹赈会,虽曰仅买国债一千元,殊不知特捐、买花、寒衣、献金、杂捐等,为数已至数千金矣,昔郄超一日散尽家财恤亲友,先生可谓一生倾半家产以救国,盖中人之产耳,捐去数千,自属泰半矣。先生春秋才四十有二,百体藏热血,五官具威严,为国家,为种族,心方在前线奋斗中。

Thursday, October 8, 2020

【元宵祭品】 


好友的外甥询问:可不可以介绍正月十五为何要拜龟?这就让我突然发现到,我少年时在大伯公庙看到的元宵节最夯的祭品,以面粉制成一只只的龟粿,现在似乎真的很少见了。以前我还记得,大伯公庙还保留着乞龟还龟的礼俗,把龟粿请回家去,隔年再买一个新的龟粿还给大伯公。传统的保留,习俗的延续是一代传一代的责任,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很多习俗都不见了,甚为可惜。难得这位青年观察入微,还会发现元宵节庙里供奉的是龟粿,且会寻根问就,我当然不能让他失望。希望下列的解答,可以满足他的好奇。


正月十五为什么叫着【元宵】?原来,古时候古人称【月】为【宵】,正月是元月,所以称为元宵。元宵是上元节,与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以及十月十五的下元节,合称三元日,俗称三界公生。三界是指天、地及水,上元日是天官大帝的诞辰赐福之日,中元节是地官大帝,下元节则是水官大帝。

根据明代的《福建通志》在记载泉州府的岁时:【上元夜张灯,以米圆祭先及神,或以酒馔祀祠堂,谓之“祭春”。又上元,内外赛会迎神,谓之“进香”。】意思是说,上元节的夜晚张灯庆祝,以米圆来祭拜祖先及神明,或以美酒佳肴在祠堂里祭拜,就叫着祭春。在上元节时,里外都会举办赛会迎接神明,就叫着进香。赛会就是妆扮神像然后游神。米圆就是汤圆,也叫着元宵。所以,上元节主要是祭拜天官大帝的诞辰,希望祂赐福人间,那为什么要用龟粿来拜祭呢?

原来,古时候祭祀是以活龟作为牲品。为什么要用龟呢?那是因为龟是一种吉祥的动物,也是被古人列入【龙、凤、麟、龟】的四灵之中,记载于《礼记。礼运》中。龙、凤、麟都是图腾,只有龟是实际存在的动物,由于它的寿命长,所以被大中华文化圈里的华人视为祈求延年益寿的吉祥物,又因为它的灵性,也被当着是福、禄、寿、喜、财的吉祥象征,因此深受尊崇,也被用来祝寿,祭拜祖先及神明。随着时代的演进,没有人会拿活龟来祭拜,因此就以糕点制成龟的形态来祭拜神明与祖先。

元宵节时,人们会喜欢用米圆(汤圆)、红龟粿、红桃、寿龟、饼干及糖塔来祭拜神明及祖先,其作用就是祝寿。而上元节用的龟型祭品的种类很多,我们这里常见的是寿龟及红龟粿,在其他地区还有面粉龟、糕仔龟、米粉龟、米包龟、芳片糕龟、糯米龟、橘子龟、金钱龟、黄金龟等,依据当地的习俗与籍贯。

由于在元宵晚的张灯,延伸至逛庙会、猜灯谜、抛红柑等的活动,甚至被誉为【东方的情人节】,丰富了元宵节的内涵,也让大家在庆祝新春佳节的最后一天,有一个美好的结束。

注:参考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二十·风俗》:【上元:夜张灯,以米圆祭先及神,或以酒馔祀祠堂,谓之祭春。上元内外赛会迎神,乡村之间或于二月,谓之进香。】隆庆《府志》:【多者费数百金,少者亦不下十金。】(明)万历《府志》:【装饰神像,穷极珍贝,阅游衢路,因起争端。】(明·晋江人何乔远)《闽书》:【泉中上元后数日,大赛神像,妆扮故事,盛饰珠宝,钟鼓震鍧,一国若狂。】 (20-2-2018)

Friday, August 28, 2020

 【限制行动令的首日】

政府实施的限制行动令措施的第一天,是我赴新山中央医院泌尿科复诊的日期,凌晨五点多,我开着车与老伴摸黑出门,为的是能在挤满车辆的停车场找一个停车位。会到泌尿科复诊是去年大病一场的时候,肾脏科医生送我去做声纳扫描肾脏,结果连前列腺也扫描出来。医生说老人前列腺的肿大是正常的,而我的前列腺也不例外,被发现肿了2 cm,所以就把我送到泌尿科去检查。
第一次到泌尿科检查,医生很谨慎,他用套上了手套的手指从肛门进去摸索好久,然后告诉我,过了70岁的男人,前列腺一定肿大,尿尿辛苦而且频尿,如果不小心诊治,过了80岁很容易得到前列腺癌。医生说的有道理,我身边很多朋友与亲人,都是因为前列腺癌而往生,所以虽然我尿尿一切正常,我还是乖乖的听从医生的安排,准备去做进一步的检查,除了验血之外,还要用内窥镜从肛门进去检查,看是否前列腺有肿瘤,会不会有癌症发生的可能性。到了要检查的那一天,我喝了接近2公升的水,准备让医生测量尿尿的能力,还有从肛门进去看前列腺。医生说,这是一个幸苦的检验,所以我还特地要求儿子德伟从新加坡过来载我去医院。
泌尿科每次看病的人都非常多,不单单是男人,女病人也不少,我等了接近3个小时才被叫了进去,医生说我的 PSA度数少过4,说明前列腺还正常,所以一切的内窥镜检查取消!PSA 是测量前列腺的指数,超过了4,才是前列腺肿大有问题。虽然我没有问题,但我还是坚持要进行检查,医生却在不浪费资源的前提下,坚决拒绝了我的要求,只给我一些药,要我每晚吃一颗,然后六个月后回来复诊。这也为什么我会在限制行动令执行的第一天就到阿米娜皇后中央医院的泌尿科复诊。
这一次跟上一次心理科的复诊不同了,很多病人都纷纷自己载上了口罩,病人还是很多,护士们忙的团团转,我在6点半到达,结果还是要等了3个小时才看到医生。复诊的结果,果如我的意料中,不到3分钟问了几句话就结束了,照样是每晚一颗药丸,六个月后再见。下楼到药剂科拿药,人还是蛮多,只是本来就不够坐的椅子,每隔一张就贴上一张画了一个大叉不准坐的通告,结果弄得人人都得被罚站。我跟老伴都是七旬的老人,还得站在几个坐着低头玩游戏机年轻人的旁边约半个小时,一直希望他们会抬头看到两个老人痴痴等候他们让座的眼光,结果等到拿了药,还是坐不到。
顺利复诊后当然要犒劳犒劳自己,以往我是到江加蒲莱吃一碗客家擂茶,今天是限制行动的首日,可以预料的是餐饮店都不卖堂食,所以我决定去打包著名的士古来鸭肉回家慢慢品尝,那里的鸭肉,尤其是鸭头是我的最爱,还有入口即化的猪头皮肉,以前是我配酒的美味佳肴,现在虽然与杜康绝交,医生吩咐不要吃红肉,偶尔偷吃开荤一次,应该也无大碍吧。(18-3-2020)
【行动限制令下我的点滴】
318行动限制令开始执行,我就在家里窝着,朋友在群组里问我会无聊吗?我退休超过十五年了,自退休那天开始,我就放弃且辞去所有社团及义务工作,当时还有十多份待遇与工作条件非常优异的工作找上门,也都被我一一推辞掉了。会用如此态度来处理退休生活除了是因为要照顾记忆力越来越不好的老伴之外,也觉得一辈子劳劳碌碌,忙了一辈子,也应该是时候可以放下一切,不再受工作及时间的束缚,不必再承受压力,可以自由自在带着老伴四处云游,出国旅游,也可以从事一些自己喜欢的工作,另一方面当然也希望可以安逸享受一下晚年的生活,补偿年轻时没有陪伴在老伴身旁的缺陷。

虽然孩子们都在外,家里只剩下两老,然而我们都过得很充实,平时出门我们一定结伴同行,在家里,我重拾旧日喜欢烹饪的兴趣,不让老伴再继续为三餐的烹煮而辛苦,除了自己烹煮健康喜欢清淡的三餐外,偶尔也会到处寻找一些特殊风味的美食来品尝。每天清晨,我们会步行散步四处行走,经过桥头大伯公庙就会进去拈香祝祷,希望两老身体都健康,孩子们一切顺顺利利健健康康。行动限制令的执行,限制了我们结伴外出,也限制了我们散步的习惯,然而对于我来说,与我平时就不喜欢到咖啡店去聊天而喜欢呆在家里的习惯没有差别。呆在家里,我可以看看书、写写文章、上网找资料,还可以整理一大堆乱糟糟的资料。我向来喜欢贮藏一些食物,且经常会有一些好朋友赠送一些食物饼干之类,所以我们的食物经常是非常充足。 

这几天的行动限制,有人说关在家里很无聊,有人说关在家里很孤独,孤独让人感到寂寞,而寂寞会让人发疯,我们却一点也不觉得。我们在家里煮好吃又健康的三餐,家父在世时喜欢吃粥,所以家母常常煮粥也让我们有机会品尝。由于自小的兴趣,我也学会煮甘香浓稠的白粥,或是清淡稀薄的水粥,而家父喜欢的番薯粥也是我的最爱。我也煮过鱼粥、咸肉粥、南瓜粥、蚝干粥及素菜粥,龟咯港脚的鱼粥除了鱼肉新鲜可口之外,在煮熟后加入罐头肉酱才进食更是一绝。煮粥有窍门,如果要甘香浓稠,家母教导先在粥里加几滴油跟一小撮盐巴,还有几滴白醋,粥在煮滚时要不停用勺子搅动,到冒大泡为止。一碗白粥配一条煎马鲛鱼甘望鱼或吊景鱼,或是配咸菜心,或是罐头花生,简单又可口,是我的最爱。煮粥时我也喜欢放入班兰叶与姜片,滴几滴麻油及一小撮盐巴,煮出来的白粥更是香味扑鼻,非常可口。我也经常用干贝及蚝干来煮粥,偶尔也煮南瓜粥或番薯粥来吃。如果要煮肉糜,我会预先把米浸泡在水里,放到冰柜去结冰,然后把冰块米放进翻滚的热水中煮粥,粥很快就变成糜,又快又节省时间。
我也学会煮咸肉饭、鸡饭、椰浆饭、芋头饭、南瓜饭等,我尝试把糯米鸡的食谱改成大米鸡饭,结果效果蛮好,煮出来的鸡饭类似糯米鸡,相当可口。我特喜欢煮椰浆饭,只是我把椰浆改成用有机椰油,然后把香茅、班兰叶及姜块加入白米中,再加一小撮盐巴,偶尔会加些姜黄粉,让饭粒呈现金黄色,或者加入剁碎的红葱头,增加饭香,煮出来的椰浆饭,还相当的好吃。三子德信送我一个气炸锅,我用它来炸鸡排、炸鱼或杂菜,由于不必用油来炸,吃起来就觉得非常的健康。我预先把鸡肉块或鱼片用调好的酱料腌制,然后放入气炸锅内烘炸,出来的效果很理想,鸡排皮脆肉嫩,没有油腻的负担,吃起来又可口。我也会把各色蔬菜切了搅拌酱料,通常是一点盐巴加上胡椒粉及少许的橄榄油,然后在气炸锅烘烤,效果也蛮不错。
由于去年的病,我现在不能吃绿色的蔬菜,因为绿色蔬菜含钾,钾吃多了肾脏负担重,若要吃绿色蔬菜,就必须预先将菜浸在水里,或是用热水汆烫过或煮过。因此,为了方便,我多数会选择胡萝卜、白萝卜、灯笼椒、高丽菜、白菜、黄瓜、苦瓜或茄子,甚至是辣椒,只要不是青色蔬菜我都喜欢煮来吃。其实,我比较喜欢吃汤类及面条米粉之类的食物,可惜现在已经不能常吃,因为汤水里含钠高,喝多了肾脏负担不来。之前我常烹煮面线,面线汤是老伴跟孩子们都喜欢的一道食物,我会先将面线用热水汆烫过,然后搅拌麻油,再煮汤汁淋上去,如此以来,面线就没有一种放久的发霉味道。为了吃得比较健康,我也会煮素菜汤,玉蜀黍与胡萝卜切块,高丽菜撕成小片,再放入切片的红辣椒,滴上几滴橄榄油就、盐巴及胡椒粉,然后用文火熬煮,汤汁非常鲜甜可口。
限制令的执行,对我来说是一件好事,由于不能出去,老伴不会要我带她去外面用餐。外头的餐点不会比自己煮的健康,而且相当的油腻,最怕的是汤汁里面都放了许多的味精,含钠量也高,吃起来当然好吃,但长久饮用,恐怕会对我的肾脏造成很大的负担。在家里烹煮,可以自我控制,烹煮比较清淡且合自己口味的菜肴。我现在连煮白饭都会选择Basmathi米,因为这种米含淀粉量比较低,糙米含矿物质多,我不能食用,所以连吃面包,都不能够吃全麦面包,只能食用白面包。几天的限制令,让我在家里食用比较清淡,所以体重也降到58公斤,希望能在限制令结束后,体重可以降到预期的55公斤,身体会越来越健康。
325首相再次宣布把行动限制令延申到4月14日,多出了14天,看来不在家中好好闭关,好好的修行是不行了,趁着这段限制行动令的实行,倒是可以让自己安分守己在家中自我沉淀、多思考阅读、多找一些资料,然后多写一些值得收藏的文章了。为了家人,为了自己,为了社会责任,确实应该好好安分守己的留在家中,对于自己对于家人都是一件好事。(26-3-2020)

 【拥抱孤独的寂寞】

(引:行动限制进入第19天,习惯窝在家中的我,也开始觉得无聊了,想想那些整天习惯热闹的人,这时被困在家里,心中的孤寂与无奈,又会是怎样?很久没有写唯美散文,一时手痒,写了这篇短篇。)

蓦然之间,我就莫名其妙地喜欢上妳的孤独,突然就被妳的孤独所迷惑,为妳的孤独而着迷。妳的孤独让寂寞像蚂蚁一般爬满了沉默,然后让沉默象烟霾一样向四周弥漫,沉默吞噬了妳的文静,于是安静让冷漠的空气凝固,谧静静悄悄筑起了围墙,隔离了凡尘的喧嚣,把喧哗都留在门外,也让我的好奇踸踔在门边,妳不寂寞么?妳不孤单吗?妳不郁闷么?妳不空虚么?我好奇且觉得诧异,我伺机而不得。我俯首守候,垂首等待,希望听到呢喃般的低沉回响,然而宁静赫然已经凝结成寒冰,冷漠无情绝不会回看你一眼。我炽热的守候却让冷冰冰的孤独包围逐渐凝固,我觊觎的等待竟化为烟霾消失在静寂的空气里。我无法不感到遗憾,因为妳是那么的靠近却又是那么的遥远,似乎垂手可得却得不到,探首可望却看不见。我喜欢偷偷的窥视,看着妳走近孤独的怀抱,感觉到妳已没入宁静的深坑,投入冷清的寂静,默默的进入了空虚,然后消失在宁静中。我多想握握妳的手,看看妳的手会不会也是冷冰冰,会不会已经让孤寂冻僵,是不是还有温暖;我多想跟妳倾谈,看你的心是否已硬化,还是已经破碎,然而妳的冷漠拒人于千里之外,你的沉默也让人止步,你的不理不睬,更令人颓丧。我想:若要解妳之心,倾聊是倾心之由;若要动妳之心,懂妳心知你音就将是我动情之处;若要得你心,就须敞开摊出诚恳。毕竟快乐应该要有人分享,苦悲自然需要有人分担。多人分享的快乐会更幸福,多人分担的悲苦会减轻。倘若有人惦念,那是一种福气,是一种享受。倘若有人思念,有人爱慕,那是一种无价难得的幸福,珍贵也难觅。我多希望妳能让我执妳的手,陪你一世风霜;我多希望能牵起妳的手,一起跨过无数岁月;我愿伴妳一生,陪妳度过一辈子风雨;我盼望揽妳千生,伴妳千世轮回,那怕是风霜满途,一路皆是荆棘。可惜孤独已盘根,冷漠已凝固,热诚化不了霜寒,诚挚解不了心结,莫非妳是彼岸之花,遥望而不可及;莫非妳的心湖已结霜,再也荡不起涟漪,掀不起浪花?莫非妳心已被揉碎,散落在无人的街道,让绝情夜风吹散,无影无踪。妳可知道,妳稍稍的消融将能让我成为妳的解语,为妳分忧解愁,让妳快乐幸福,为何妳要让自己失落,致使纵然再相逢也成陌路,默默相对竟无语,让两心越晃越遥远。无奈。(5-4-2020 行动限制第19天)

 【行动限制令下宅居点滴】

行动限制进入第31天,旅居德国的次子德政与媳妇芳淇在这个时期为我家族再添新成员,17日孙女呱呱落地,是我的第10个孙。孙女来的正是时候,德国也在执行行动管制,儿子在家中办公,可以专心照顾母女两人。德政已经有一男一女,都长得可爱乖巧,令人疼爱,这次的锦上添花,对整个家族来说,无疑是喜出望外。今年预期还有两个外孙会为家族添新成员,希望一切顺顺利利,平平安安,再为家族添光彩。
蜗居家中那么多天,除了偶尔外出买菜,就是躲在家里研究食谱,烹煮自己爱吃的食物,一个月下来,也煮了二十多样不同的菜肴,味道还不错,健康又美味,现在网络里满是食谱,我还是Asian Food Network的会员,经常有新食谱出现,我会选择一些比较容易上手,不容易失败的食谱来尝新。我也会把美食略微调整适合自己的口味与健康,比如糯米鸡的烹调,我把高热量不容易消化的糯米改为大米,煮出来的大米鸡饭照样可口。我也尝试烹调一些风味菜肴,最近尝试的是客家算盘子,刚好内人的妹妹送来一颗巨大芋头,我除了拿来做芋头糕,就是尝试做算盘子,效果还不错,口味相当刁的老伴,吃了还赞不绝口。今天特别做了蔬菜串烧,口味还不错。感谢孩子们送我的微波炉、烤炉跟气炸锅,我才能尝试许多的食谱,我还尝试制作过许多糕店,可惜老伴不喜欢甜点,我自己不能吃太多甜食,只能偶尔制作一些发粿、蛋糕或scones来尝尝。
旅居美国的小女儿佩菡知道我会每个星期都会出去买菜,特地定了几盒口罩寄了过来,千吩咐万吩咐要我戴着口罩才可以出去。 小儿子德伦更是特别网购了3罐Ensure奶粉寄来,要妈妈每天早上都喝一杯。会喝这种牛奶是之前三子德信特地从吉隆坡寄来,说妈妈瘦了一些,特别吩咐我每天要泡一杯给她喝。内人的体质虽健康,却是永远吃不胖,体重永远保持在46公斤,我则连呼吸空气都会胖起来,之前进医院时的记录是83.3公斤,经过几乎一年的不停运动,现在体重已经降到56公斤,腰围减到80cm,BMI也下到22.9,只要不超过24就算标准。
宅在家里对我来说,早已习惯,只是偶尔想到不能够到外头品尝外面的食物,到咖啡店喝杯浓咖啡,就有些怀念。在家里除了写稿、读书、上网浏览、寻找与整理资料之外,我还追看网上的连续剧。我比较喜欢观看乡土文学改拍的连续剧,这几天就在追着看【白鹿原】,一部陕西乡土文学改编的连续剧,喜欢剧里人物非常鲜明的形象、人格与思想,喜欢剧里在朴素乡村里的勾心斗角,喜欢剧里的华阴老腔,喜欢剧里人破除封建思想却以封建思想来镇压人心的做法。这部戏剧是以陕西关中平原上有【仁义村】美称的白鹿村为背景,故事讲述了白姓与鹿姓两大家族之间的恩怨纷争,戏剧的淳朴农村背景,深深的吸引住我,浓厚的关中风情,更是让我着迷。戏中的土地纷争、旱灾瘟疫、破除迷信、国共斗争、抗日战争、家庭纠纷、儿女情长,一幕幕都让我如痴如醉。这部连续剧改编自名作家陈忠实的同名小说,该小说还曾经获得中国大陆最高荣誉的矛盾文学奖。对于乡土文学有兴趣者,我推荐不妨去追一追这部连续剧。
限制行动过了一个月,对于退休人士的我,就算再延续,充其量也只是限制我的外出,跟我平日宅在家里没有差别,可是对那些口停手停的劳动一族,还有那些小资本的小老板,窝在家中说是要在家中上网学习的学生,却因为家里没有电脑或是因为龟速的网络速度而只能望电脑而兴叹所造成的影响,会是如何?对我国的经济,肯定是一个影响巨大的因素,我们只能默默祈求病毒早日消失,或是治疗与预防药剂早日面市,让国家与社会恢复次序。(17-4-2020)
【缅怀清明子祺】
2020年4月22日,进入限制行动管制的第35天,4月22日这个日期,对我来说,是一个很难忘的日期。记得18年前的2002年,我还在龙引中华小学服务时,当时学校的董事长是陈清明先生,家教协会主席是傅子祺先生,两人不约而同,不但是同年龄,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两人竟然是同年同月同日出生!清明先生比较早诞生,所以以兄长见称。这种巧合确实非常的难得,尤其是两人同时为同一所学校服务,一个是董事长,一个是家教协会主席。发现这个巧合的人竟然就是我!当时我为两老填报董事名表时,意外发现两人竟然是同年同月同日生,这个百中无一的巧合让全校同事也觉得是一种非常难得的缘分,应该给予庆祝。

陈清明先生为人温和柔顺,对人客气又热情,与我的关系特好。他是婚姻注册官,许多注册的文件需要打字时,都会托我帮忙。偶尔出外,他也会经常邀我载他去,那是后期他经常会打盹,总觉得自己驾车有点危险,所以央我一起出门。傅子祺先生粗中带细,口直心快,乐于助人。我真正认识他是我刚报到不久,他冲进学校来指责我,说学校缺乏教师,有两位临教来申请,为什么我要拒绝?那个时候,许多学校都缺乏临教,龙引中华小学也不例外,而我刚到学校报到,服务不久,给他责问得一头露水,后来才发现,原来确实有两位来自新加兰要申请担任临教,当时恰好是校长换替之际被搁了下来,还未来得及处理。当天我就马上到教育局去处理,而傅子祺先生的侠义行为与口直心快的为人,深深触动了我。过后,我们成为好朋友,他是峇株吧辖县神庙联谊会的主席,经常有一些神庙要注册,要呈报年报,他就会要我义务协助,一直到我退休之后,他仍然要我协助他,只是他会要神庙组织付一些费用。在他的穿针引线之下,我为峇株吧辖县数十所神庙服务,一直到如今。 

两老虽然是学校的重要领导人,对我却有如兄弟般的感情,尤其是傅子祺先生,经常会送我一些海产,过年过节时会邀请我去他家,与他一起用餐。陈清明先生则每天一定来学校找我喝茶聊天,问我对学校发展的计划。在他的引荐之下,我认识了拿督颜荣发先生,他也是我在服务龙引五年半的好朋友,同时是学校重要的领导及赞助人。在这三位好朋友的协助下,我在龙引确实如虎添翼,简陋的剪刀校门换成美观的铁卷门,旁边改成两扇玻璃门。校门口楼上的课室玻璃窗都换上新的推式玻璃窗与门,黑板改为白板避免学生吸入粉笔灰,厕所改为抽水厕所,我更向教育局申请得到发展部到来建设电脑室,特殊教育课室增设多项设备,礼堂搭建起舞台等多项建设,多亏这三位好朋友的协助策划、赞助与协助。在我临退休前,我还得到好友黄奕松的协助,向教育部申请到了第九大马计划的建设,如今该巍峨的建筑已屹立在校园里,而我也完全裸退了。奕松在我的任期里协助我非常的多,尤其是向国会议员申请拨款,通过奕松的关系,更是每年都不会让人失望,每年都有拨款,每年都有新的建设。
2002年的4月22日,是陈清明先生与傅子祺先生两老的60岁大寿寿辰,大家都认为非常难得有这样的一个巧合,大家都嚷着要为两老祝嘏。两老当时非常乐意也同意举办祝嘏宴会,一切费用由两老承担,收回来的贺礼,全部捐助给学校。为了让祝寿宴会顺利举办,全校总动员,策划、布置及安排祝寿节目,难得当时所有的老师都自动自发参与,可见两老当时的人缘佳,得到校内老师们的尊重。祝嘏宴会顺利举办,参与的嘉宾来自峇株县各角落,也顺利的筹募了一笔款项,在大家的建议下,就在校园里建起了两座凉亭,命名子祺亭与清明亭。两座凉亭主要是充着阅读角落,亭内放置图书让学生们在上下课前后可以在亭内憩息及阅读。如今,两老已经往生,只留下两座凉亭让后人凭吊。
两老往生多年,但每一年的4月22日,我都会回忆起他们生前的亲切形象。清明兄往生时,我刚好在土耳其旅游,未能回来送他一程,跟他告别,这是我的遗憾。子祺兄往生前中风,健康处于不良状况,每况愈下,每次我下峇株吧辖,经过巴力勿达时,一定会进去陪他聊几句,虽然当时他已不能言语,神智还清晰,对我的到来都有反应。他出殡当天,我更是特地从笨珍赶来送他一程,与他告别,希望老朋友一路走好。两老作古多年,他们对我的友情,我到今天仍然念念不忘,虽然因为一些因素,让我绝步龙引,对于龙引的一些好朋友,我衷心的感激他们,他们对于我的友情,我会默默记在心头。 对我好的朋友,我一定不会忘记他们,他们的好,我会永远记在心里。时值行动限制管制的第35天,又是一年的4月22日,我仅写下这些文字,缅怀故人,追思良友,愿他们在西方世界,安详快乐,无忧无虑。阿弥陀佛。(22-4-2020)

 【次次劫难纪念日】

2020年5月12日是第四次行动限制令结束的日期,也是自实行行管令后的第56天,却也是我在去年进入新山阿米娜皇后医院的一周年纪念日。去年的今日,我被儿子德伟与德信两兄弟送进哥伦比亚医院,当时的我是气喘如牛,上气不接下气,行动蹒跚,行走需要孩子们扶持,头晕目眩,而且双脚水肿。医院检查结果,发现我的尿蛋白超过820,必须紧急洗肾。我清楚记得那一天刚好是星期天,院方说医院没有设备,而且当天医生都休息,建议把我送到中央医院,结果我被留在阿米娜皇后中央医院前后一共住了六天。现在回想起来,幸亏两个儿子坚持要把我送到专科医院检验,不然的话,我早就不在人世间了。感谢上苍赐给我的福分,让我继续眷恋这尘世,有了这份福气,希望我还能继续的在这三千凡尘中,继续编制我的红尘浮世梦。
一年就这样过去了,从鬼门关兜了一圈,很幸运的没有被送去洗肾,确实要感谢老天爷的疼爱,也必须感谢多名好友的上门慰问,给予极大的鼓励,让我感觉到友情的温馨,也激励了我迅速的痊愈。从医院出来,休息了几天,我开始了恢复健康的计划,每天除了食用健康的三餐,就是坚持要运动。奇怪的是,从医院出来,脚膝盖的疼痛竟然消失了,之前略微走动都会疼痛,医生说人老了,膝盖用久了自然会损坏,当然会疼痛,可是现在竟然可以一天走三五公里也不觉得累,也不会疼痛。而为了可以食用健康的三餐,我开始自己学习烹煮,从网际网络中搜寻食谱,从记忆中寻找昔日家母的烹饪,烹煮时尽量少盐少油,同时大量饮用白开水,再跟平时最爱的黄汤断绝来往,把饮酒的习惯彻底戒掉,终于把逐渐失去的健康一点一滴的找回来。如果不是老天爷的疼爱,相信我已经移民到天国,不在人间了,所以我必须珍惜这次重生的机会。
行管令的实行,让我每天步走三五公里的晨走受到影响,再也不能出去自由行走,只好每天在家中运动。在家里运动有一个好处,不怕风吹雨打,不怕日晒雨淋,每天可以风雨不改随时运动,只是要坚持每天运动,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还好我还够坚持,每天除了划船运动,还做了整套的体能训练运动。一年后的今天,我还是每天坚持在清晨时分运动一个钟头,很少间断过。今天是第四次行管令结束之日,本来以为明天可以开放了,可以自由行走运动了,结果行管令还是被延长。然而晨运却意外的还可以被允许,因此,从今天起,我与老伴会继续再去步行晨运,只是不会到处趴趴走,而只是在大草场步行散步。随着行管令再度被延长到6月9日,看来除了出外买菜跟晨运之外,只得乖乖的呆在家里,继续修身养性了。
四月与五月对我来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月份,不是因为去年我在五月中旬时被送进医院,而是四月份有一个让我缅怀亲人的清明节,五月份是一个感恩的月份,有三个我认为是感恩的节日,除了感激跟歌颂母亲伟大的母亲节,感谢释迦牟尼佛陀慈悲的卫塞节之外,就是感谢教师们辛劳付出的教师节,就如鲁迅所言,冷对千夫指的孺子牛,担任起悉心教导下一代的责任,是值得也应该让家长及社会群众对他们的付出给予肯定。我一生以教育为事业,从事教育工作超过卅五年,对于教师这一行业的甜酸苦辣,了如指掌,教师必须对学生、家长负责任,还要对校长、教育局官员、地方社会及教育部负起责任,换句话说,教师必须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教师们除了要在课堂上教导莘莘学子之外,还必须承担教育局倾泻过来的文书工作,加重了教学之外的工作压力。在服务教育界时,最让我忍受不了的是必须面对一些毫无知识、胸无点墨、蛮横不讲理跟流氓作风的家长,所谓秀才遇到兵,往往有理说不清。遇到了这种情况,吃亏的是教师,只有默默承受下来,眼泪往肚里吞。
由于行管令的实行,今年的清明节我是不能去扫墓了。我最尊敬与缅怀的人是我的阿嫲,还有养育我成人的双亲。阿嫲在我十七岁那年撒手西归,过后每一年我都会到她的坟前拈一炷香,怀念最疼爱我的亲人。我从小就是由她照顾,除了每晚跟她一起睡之外,她是我阅读的启蒙老师。家父母都不识字,阿嫲因为她的父亲是私塾教师,虽然她没有上过学读过书,却在耳濡目染的情况下,认识了很多的汉字。她平时除了诵经之外,就是喜欢阅读,经常要我帮她找来一些武侠小说或古典小说给她读。我陪伴在她的身边,自然而然就受到她的影响,也开始喜欢阅读。这个习惯一直陪伴着我,到今天进入古稀之龄,还是经常要阅读。
阿嫲过世后的每一年,除了有一年我去动心脏手术,过后行动不便,不能去扫墓之外,每一年我与老伴都会亲自率领孩子们到她的坟前拈香祝祷,今年因为行管令,再次不能亲自到她的坟前缅怀阿嫲,心中不免有点亲戚戚感,也很无奈,希望行管令早日结束,好让我可以再到阿嫲坟前拈香,怀念我至爱的亲人。记忆中的阿嫲,永远穿着黑绸裤配搭浅蓝色的上衣,瘦小的身材手持红烟丝烟枪,身边置放一盏小煤油灯,我们兄弟姐妹经常会帮她找来空香烟纸盒,摊开来剪成一条条小纸条,让她引火点红烟丝。岁月快逝如眨眼之间,一晃然却已经是超过半个世纪,然而我无时无刻都会回想起老人家的慈祥,偶尔午夜梦回,拥被而起,梦中老人慈祥的模样,历历在眼前,勾起了多少儿时记忆,唤起了内心对阿嫲的无限怀念,往往让我潸然泪下。阿嫲,如果能够,下辈子我还是要做回您的孙子,永远叫您阿嫲。
我笃信佛教,相信因果,认为果从因生,相由缘见,因果报应,丝毫不爽。我更相信冥冥中自有安排,生死有命,一切随缘,善者会有善报,恶者自有恶报,不是不报,只是时辰未到。我能两次逃过劫数,相信是上苍体恤我这古稀老人不是恶人,不会欺负人,所以让我苟延残喘留在尘世上。世间由成住坏空,人生有生老病死,面对生老病死,本就该欣然接受,然而,我还是借着遭受第二次劫难纪念日的今天,除了缅怀我至爱的阿嫲,也自己准备了一个素食小火锅,与老伴一起默默感恩所有待我善良的人,视我为朋友的人,对我不薄没有遗弃我的人,还有上天的眷恋与疼惜,也提醒自己要继续照顾自身的健康,同时待人处事应以仁与义为依归,乃不负阿嫲生前对我的教诲。 (12-5-2020)

 【行管令76天的呢喃】

时间飞快,转眼之间却已经是迈入年中的六月了,行动限制令也已经开跑了76天,呆在家中,街上理发店没有做生意,我一头的灰白,已经80多天没有修剪,不停的乱窜乱长,一时白发乱飘,风一吹来拂在脸上,扫向眼鼻,奇痒无比,非常难受。我向来蓄短发,头发一长,每天运动流汗,黏答答的很不舒服,被逼每天要洗几次头。就在我愁着理发店不做生意无法理这三千烦恼丝时,三儿子德信突然通过网购,寄来一把电动剪发器,让我喜出望外,不到十分钟,一头乱发被我完全扫除干净,还我一头清新,一身舒畅。孩子们都有我的心,之前德信听说我几年前到英国探望次子德政时送我的ipad护盖坏了,马上订了一个新护盖送到家门口。当他听说老伴每天喝的Ensure奶粉要完了,马上订了六包送了过来。之前老伴会喝这种奶粉,也是德信推荐买回来让她喝的,过后小儿子德伦也网购了3大罐寄回来。其实,我与老伴用的3C产品,不管是手机好,或是我每天在用的电脑,都是孩子们送的,到今天为止,我还没有为自己买过手机或电脑。次子德政听说我家里用了两年的不沾锅开始沾锅时,马上网购一个Tefal 的不沾锅送来,还告诉我开始沾锅的不沾锅不能继续再用,要马上换锅。孩子们关心的心意我们都领受到,也深深感到安慰,感谢老天爷送给我们这些孩子,这是我们的福气。
我们跟孩子们几乎每天都有在联系,现在3C产品发达,每天我都可以通过手机应用软件与孩子们沟通。而每个星期日晚上,7个孩子都上网,我们一起视线,通过电脑软件我们可以跟美国的大女儿及小女儿视线,与新加坡的大儿子、德国的次子、吉隆坡的三儿子与小儿子,还有新山的次女视线聊天,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屏幕看到国内外的孙子们。而每天早上我也都会把自己测量到的体重、血压、血糖及体温指数告诉孩子们,这么做有两大好处,一是自我观察身体健康的指数,二是督促自己要严格自我控制,不让血糖或血压飙升。每天我都通过手机软件告诉孩子们我的健康指数,一来可以让他们安心,二来也督促我每天必须自我测量指数,观察自己身体的状况,如今不比以往,好不容易才找回来的健康,一定要保养得好。我现在自我控制得不错,血糖都在6.0徘徊,体重保持在57公斤左右,血压也低过100/60,虽然低了一点,却也是健康有进步的表现。
虽然现在是农历闰四月,离端午节还有一段时间,次女佩芬知道老伴喜欢吃粽子,竟订了五颗粽子送到家里来,老伴欢喜不已,马上开来吃,粽香随着满满的亲情,满口尽是暖暖的温馨,吃在嘴中甜在心中,孩子们的心意,让老伴乐开怀,也让我回忆起家母生前的肉粽。母亲是位典型的诏安三都贤妻良母,在我的记忆中,她从来不曾大声对父亲讲过话,而且她对父亲是百般顺从。母亲不吃野味,有一次父亲带回来用乌比叶(daun opeh)包裹着的狗肉,母亲二话不说,帮父亲把狗肉烹煮,让他享用。后来,我看到她把煮狗肉的锅子丢掉。还有一次,父亲在家里发现一条眼镜蛇,粗犷的他马上将蛇打死,剥了皮就烹煮来享用,母亲虽然不喜欢,却也从未阻止。不识字的她,确实是一个好妻子好母亲。母亲是位烹饪高手,过年过节,她一定会烹煮很多食物,也制作很多糕点,她最拿手的是五香肉卷,到今天还是我们兄弟姐妹念念不忘的食物。我喜欢跟在母亲的身旁,等食物烹煮熟了,往往我是第一个尝试者。可能也就因为这样,耳濡目染,我喜欢食物,也喜欢烹饪。记得每一年农历新年前,她一定烹煮年糕,我们都叫年糕“甜粿”。一大盘的年糕,我们根本都不大爱吃,所以过了年,往往会存下一大堆,母亲会把年糕切成一片片,然后摊在阳光下晒干,过后沾了鸡蛋面糊煎来吃,那倒是我们兄弟姐妹喜欢吃的糕点。
端午节时分,母亲一定会裹传统肉粽,还有小颗的碱粽子,那都是我们兄弟姐妹最喜欢的食物。母亲的粽子一定特别大颗,馅料特别多,肥而不腻的肉块、大而松脆的栗子,还有大朵的香菇,特别香甜可口,我们都非常喜欢吃,少年的我往往可以一次过吃掉三五颗。我记得故居后门有一片小空地,母亲总爱在那里烹煮粽子与糕点,她会用一个火炉,初始时用木柴,后来换火炭来烹煮。我依然记得母亲会用一个装煤油俗称“土油珍”的铁桶,洗干净后把裹好的粽子放进桶内烹煮数个小时,这时的我,就会在一旁守着,等着香喷喷新鲜肉粽的出炉。母亲为人慷概好客,她每次裹粽子一定裹得特别多,我记得一串串用草绳绑着得粽子,一串大概有二三十颗吧,挂在柱子上,等着母亲三五颗送给左邻右舍。母亲喜欢分享的性格,大概都遗传到我们兄弟姐妹身上来,我们都喜欢与朋友,与邻居分享尤其是食物。往往我跟老伴从外地旅游回来,都会带了一些手信回来,与朋友或是左邻右舍分享,直到有一次老伴送人东西,结果被对方退了回来,她感觉到非常的尴尬,也觉得很丢脸,从此之后她不准我继续跟朋友邻居分享食物,或送人东西。为了避免与她冲突,我只好唯唯诺诺,顺从她的意愿了。
分享在龟咯港脚非常盛行,那是因为那里的人情味特别浓郁。我记得廿多年前我在龟咯服务时,当地的乡亲父老都对我非常客气,他们都很热情,也非常的好客,过年过节时,常常会邀我到他们的家去吃饭,尝尽了当地的美食,到了今天,我离开龟咯港脚廿多年了,也退休十多年了,龟咯的朋友仍然会常常跟我分享,尤其是过年过节时,还会送鱼送虾给我,如此珍贵的隆情厚意,如此浓郁的人情味,在今天功利社会中,已经非常罕见。我非常感谢,也非常的珍惜龟咯朋友的友情,也即是如此,到了今天,我仍然对龟咯港脚需要我的服务的团体或个人,只要他们开口,我从来都不会拒绝。一些神庙团体,自从我到龟咯港脚服务,到了今天虽然我已经离开龟咯廿多年,只要他们需要,我仍然立马到场为他们服务。因为,也只有这样,我才能回报当地对我的隆情厚意。家父虽然目不识丁,却也经常要我们懂得饮水思源,闽南语有句话说:食果子拜树头,食米饭拜田头,就是要我们受人滴水之恩,理应涌泉回报,不要忘记了人家对你的好,人敬我一尺,我必须还以一丈。只是现今社会,很多人都忘记了这些老祖宗的教诲,往往把人家的协助当着是应该的,水过鸭背了无痕,过桥拆板比比皆是。确实很可惜,很多人也都开始忘记了老话一句:人情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家父的教诲,我从未忘记过。
在龟咯港脚服务时,许多当地的耆老,都视我有如亲人,每天嘘寒问暖,关心备至,他们经常会来学校与我聊天,或邀请我喝茶饮咖啡,让我感觉有如回到自己的家乡,回到自己的家中。在这其中就有陈世家、黄德璋、蔡德兴、曾耀忠、王国忠、陈安辉、王友章、黄炳坤、叶世鑫等人,可惜光阴留不住伊人,这些好友都往生了,只能留存在我内心的记忆中,永远存在。愿他们安息西方世界,永获佛祖庇佑,来世再做朋友,重续友情。在龟咯港脚服务的那几年,是我一身中罕有非常愉快的回忆,每每回忆起往事,一定会想起在龟咯港脚服务的那些年头,不单是同事们都和谐愉快共事,董家教也非常的合作,经常提供非常宝贵的协助。我记得服务的第一年,学校要庆祝教师节,在陈安辉董事长及陈树藩家教协会主席的登高一呼,竟然那年的教师节席开22桌,打破了以往的记录,几乎全村的村民都有代表参与,后来竟成为当地每年的一项节日欢庆,直到今天,每年的教师节都获得村民的热烈响应,可见渔村人情味的浓郁,当地重视教育的意愿。 我很庆幸,当年自己坚持要留在龟咯港脚服务的决定是对的。
行管令开跑至今已经76天,窝在家中常常会回忆起来时路,偶尔有欢乐当然也有不豫,人生道路上总会有人对你伸出援手,也一定会有人使绊儿,有人视你为兄弟,也一定有人当你是仇人,我总爱回想对我有恩待我不错的人,有机会我一定回报,那些忘恩负义者,不睬他也罢。(1-6-2020)

 【粽香人情浓】

图片中可能有:Eng Soon Ang 和洪祖秋、室内

2020年6月25日,庚子年五月初五日,是21世纪最迟的一个端午节,龟咯港脚的洪永顺老弟又送我肉粽,所谓粽香人情浓,吃在嘴里浓在人情味上。永顺是我在1993年到耕文学校服务时一个年28岁与我同姓的青年,匆匆岁月一晃之间,他已经迈入中年,而我已是两鬓皆白的古稀老翁,然而,我们的友情丝毫不受到无情岁月的摧残,仍然那么的紧密。记得当年我被派到龟咯港脚时,有人玩弄权术,搬弄是非,结果初始时当地的董家教并不是很欢迎我,而当时站在我身后极力维护我的,就是洪永顺与黄克孝。后来,两人与我,还有拿督陈树藩成为当地当时的铁四人帮,紧密合作,不但为学校贡献了很大的力量,对于本土服务,也尽了很大的力量。我还记得,当年报章可以以两大版全版报道耕文学校的特写,连《海峡时报》也特派专员到来采访,更惊动了香港某电视台到来拍特辑,日本学生特地到来参观,许多大专学府纷纷派学生到来下乡服务,一时之间名噪一时。这一些成就,就是当年四人帮联合董家教无间的合作所取得的成果,而在那段时期,耕文也开始建设了很多,让人刮目相看。
永顺当年是个年轻小伙子,对于我,他毫无保留的支持与协助,永远站在我身旁,一些粗重的活,一些联络上的工作,我都要靠他来帮忙。他对我有如对待亲人,我也把他当着是小老弟来看待。我还记得每年过年过节时,他总要留一点东西给我,正月初九拜天公,他一定留一块不小的烧肉加上一些糕粿、三月清明节时,总要邀我到他的家里去享用金门薄饼(春卷)、五月端午节总不会忘记留几个粽子给我,让我尝到了浓浓的人情味。这些年来,虽然我离开耕文已经超过24年,我们的友情仍然是那么紧密,他如果从龟咯下来笨珍办事,一定会联络我然后一起去喝咖啡用早餐。他是一个勤快的人,在龟咯港脚他对于丧事的处理,永远站在前头,协助到底,村里有人需要他的协助,一个电话他立马就到,从不推辞。由于这个原因,在国阵执政时期,他被州政府委任为村长,服务当地的乡民。
今年的龙舟节又到了,永顺当然不会忘记要留几个粽子,让我这个糟老头尝尝。我还记得,之前的端午节举办的裹粽子比赛,永顺曾经屡次得到奖项,赢过许多参赛的女厨师,把她们抛在后头。让人惊讶的是粽子竟然是他一手包办,从准备馅料到裹粽子及烹煮,堂堂的一个男子汉竟然有那么好的厨艺,确实让我这个老头钦佩。他裹的粽子不小,听他说一公斤糯米可以裹20个粽子,每个真材实料,吃了确实让人回味无穷。他也喜欢分享,把裹好的粽子送给亲朋戚友,让大家都能享受到浓浓的粽香人情味。小地方的人情特别浓,当年我确实很幸运,当有人把我告到教育局后,州督学准备把我调到另一所比较大型的学校时,就是洪永顺当年的坚持要我留下来,我也考虑到,如果当时我离开,那我永远不用再到龟咯去,所以我才向州督学表明坚持要留下来。我的这个决定是对的,不然我那有机会享受到现在龟咯港脚乡亲父老对我的特浓人情,虽然我离开龟咯已经廿多年了,当地的乡亲父老仍然视我如己出。也即如此,我自己暗忖,永顺不啻是我的贵人之一,能与他认识、结交及维持友情那么多年,这是糟老头这一辈子的福气。(25-6-2020)

 【久违了的早餐会】

自3月18日行动限制令执行后,我们这些老朋友就没有机会再聚会。好不容易等到了复原式的行动限制令,好客的周再盛大哥立即安排大家再来一次的星期日早餐会。今天还是新加坡的国庆日,若能够大家再次聚会,是一种福气,遗憾的是,周大哥临时旧疾突发,坐骨神经疼得他行动都不便,无奈央请匡时杰医生负责招待,大家才得以如愿如期在崩山的汉记一起享用星期天早餐。今天到会者有匡时杰医生、拿督陈振福、陈中华副董事长,以及我们夫妇两人。感谢匡医生今天的做东,招待了我们。
聚会贵在互相的交流,交换意见与心得,对时事政局的分析与评论。我很欣赏拿督陈振福对于协助群众的建议,他认为协助发展经济,扶持农业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而他认为以其扶贫,不如去贫。扶贫是暂时性,只是提供协助,无法永久提供协助,反之去贫是协助农民开拓自己的事业,逐步发展来巩固本身的经济。他这个倡议确实是一个良方,一方面能够协助农民去贫,一方面能发展农耕事业,又协助发展本国经济的繁荣。拿督陈振福认为,短期收获的农作物,尤其现在许多深受群众欢迎的果子,可以协助农民脱贫。
能够再次的聚会是一种福气,可惜健谈的周再盛大哥无法出席,聚会后我与匡医生特地到周大哥府上探望在休息中的再盛大哥,希望他早日安康,我们再安排一次的聚会。(9-8-2020)

 【从何克北的往生谈起】

认识何克北是在1971年。会记得那么的清楚是因为那年我进入培群一小任职临时教师,已故陈期清是当时的副校长,他跟我一见如故,把我当着是弟弟及学生来引导管教,而也就是他,把我带给何克北认识。我们三人从此成为好朋友,我跟期清与克北,几乎是形影不离,每天不是期清就是克北用他们的摩哆,载着我到处跑。那个时期,克北还代理着《知识报》,我跟他跑遍了笨珍县几乎所有的华校,因此也认识了很多的同道。期清那个时候是《星洲日报》的通讯员,为了指导我,教导我如何写新闻,他载着我到处跑新闻,收广告。我那个时候才21岁,青涩又好奇,刚进入职场,回到母校当教师,一切都很新奇,因此也乐此不疲,反而乐在其中,也就因此学习了很多东西,确实要感谢这两位亦师亦友的故人。
两人当时都在马华公会,我本就是党员,只是从来不关心政治,在两人的影响与带领下,除了参与社团的活动,也积极参与政党的活动。众所周知,政党内部没有斗争就不算是政党,参加了政党,也就被卷入无形的斗争漩涡之中。当时马华分两个派系,期清克北是与丘自发匡时杰站在同一阵线,这一批人态度强硬、立场分明,与当权派分庭抗礼,被称为执政党内的反对党。我当时年轻气盛,好胜心强,竟然与期清克北都成为派系的急先锋。后来民政党的成立,有报道说丘自发、匡时杰医生及何克北是三剑客,其实当年的核心人物是五个人,除了上述三人之外,还有陈期清跟我,一共五个人。我在马华时期,还曾经被州级的领袖叫去新山问话,语多警告恐吓,后来还有人来警告过我,提醒我何克北被调去金马仑是个例子,要我小心。
1973年马华公会吹起改革之风,林敬益与郑安全来到文律,掀起了巨浪,我们这一批就在那个时候开始拥护改革派。林敬益就是后来的民政党总会长,而郑安全就是马来西亚青年团结运动的总会长,后来我在笨珍协助成立首个青年团结运动的组织,自己担任秘书一职,也是因为郑安全的关系。1977年丘自发与已故王剑声争夺笨珍马华区会主席的职位成功中选,可惜任期短暂,才18个月就与匡时杰医生及何克北一起被马华公会开除。开除的原因众说纷纭,丘自发说是因为他说了一句“领袖可来可去”,只有我们知道其中真正的原因。
丘自发在中选后,根据党章他可以另外委任五人进入委员会,不知道为什么,何克北坚持说可以委任10人,说是5个由委员会委任,5个可以由主席委任。当时我跟已故陈金锯老先生在研究了党章,也认为只能委任五人,不可能可以委任到10个人。丘自发当时取信何克北的建议,委任了十个人,不久区会就被冻结,接着下来他们三人就被开除了。我还记得,丘自发是在1979年5月16日被开除党籍的。当时我们都在文律区参与某学校举行的庆祝教师节宴会,突然丘自发就收到双挂号、单挂号及平邮的三封开除信。相信当时没有人会预料到,马华公会这一开除,竟然在笨珍掀起了一阵的退党潮,也在不久掀起了一阵成立民政党的热潮,造就了民政党的迅速发展扩大。
就在丘自发被开除后不久,陈忠鸿医生就南下秘密会晤匡时杰医生,后来接二连三的密谈,林敬益、曾永森、李裕隆、梁棋祥、吴清德多次南下与我们秘密接洽,密谈的地方有时候竟然是在马路旁的汽车内,或者在一些非常隐秘的地方。我很荣幸,多次密谈都有机会参与其中。这些密谈奠定了柔佛州民政党发展的起点。在这之前,民政党在柔佛州是个没有人知道的小党,就是因为这些密谈导致民政党的成立,也让民政党突破零的局面,尤其是林敬益医生特地在1981年6月22日亲自南下会晤我们,力邀三剑客马上加入发展民政党,才在丘自发、匡时杰医生、何克北、已故许两佳、郑章文校长、方奕桐校长、林月蟾校长、已故林金定等人的推动下引爆,局势如狂风扫落叶,更像燎原的野火,红旗绿三角黄稻穗的旗帜在全柔大小乡镇飘扬,党员人数直线上升,单单在笨珍市区,就招募了二千多人参加。那个时期,民政党的班底几乎都是校长与教师。后来,在林敬益医生及多名中央领袖的见证下,浩浩荡荡的在笨珍成立了民政党。也就是因为这个成立,丘自发在1982年4月22日被派在古来披甲上阵,当年我还是他的行动室主任,在古来与他两人睡在一间狭小的贮藏室地板上14个晚上,没有回过家,结果丘自发以761张多数票过关,从此为民政党奠定下一个根基。
何克北为人耿直、固执、立场鲜明、态度坚持且非常特出,他强烈要求维护本身的原则,是一个以民族教育至上,维护母语教育永不退缩的硬汉子。我记得有一年我跟他,还有几个朋友一起要去新加坡办事。那一年刚好新马两国刚开始实行填护照白卡的制度,克北看白卡全部用英文,他觉得很不舒服,坚持自己是华人所以要用华文填写。结果当然是他被挡在关口,官员劝说不了,开始态度强硬不给他过关,最后他才屈服用英文填写,不过仍然非常不服,认为联合国都承认的语文,为什么在新加坡就不可以用。从这件小事就可以看出他固执的一面。
从他的许多行为,也可以看出他维护华文教育非常鲜明的情操,这也就让他受尽了一些委屈。由于他的强硬态度,在笨珍执教的他曾经被调去居銮,他曾经告诉过我,他在豆沙村吃了一年的鸡饭,不腻不怕反而喜欢上了鸡饭。奇怪的是,到后来他还是很喜欢吃鸡饭。他的一些怪诞行为,更让他常受到对付。在马华的时期,他曾经把某个中央领袖的肖像,放置在一张椅子上,然后拿一个罐子放了一些沙,插了三枝香来膜拜。后来他被调去金马仑的甘榜拉惹,这就让人怀疑,可能就是因为他的这种态度,才招来这种祸害。在那个年头,要去甘榜拉惹那个地方,唯有搭乘一个星期两次进出深山的罗里车,才能到达无电无水供应的学校。为了坚持本身的立场,他毅然辞职,不去金马仑,宁可放弃了退休养老金,从此弃教从商。
退休后的克北,在自己家的后院种了一些农作物,偶尔找朋友聊聊天,生活清闲幽逸,谁知道会发生意外,遇到车祸而不幸往生,享寿82岁,让好友惋惜不已。然而,根据克北令弟18日中午特地打电话给我,澄清克北是踏脚车自己跌倒受伤而逝世,否定是因车祸意外往生。曾经是他的同志、同道、好友的我,也只有遥祝他一路走好,阿弥陀佛。(14-8-2020)

Sunday, April 5, 2020

【寻找失落的记忆】
自恢复健康以来,我与老伴每天都缓步当车,从大草场海边,或走到崩山的巴刹、或走到宜康省超市、或走到美兰可握、峇结街河边市场、旺来城渔人码头、笨珍市中心,有时则北上,走到大巴列锡克庙后的海边,然后才走回,每天都走超过3公里的路。在这接近一年来的清晨步行时光里,让我找回了许多多年前失落的回忆,尤其是走过大柴路胡姬花园,一个我住过两次,停留超过廿年的花园住宅区时,心中的感触非常的浓。这里有我最甜蜜的回忆,有我最痛苦的记忆,最高兴的成就,最颓丧的打击,也有我刻骨铭心的思念。离开多年,偶尔晨走,经过这里,总想回到往日的思路,昔日的忆途,寻找那些让我想忘也忘不了的记忆,怀念往日的情怀。
我们闽南人有一句老话:【千金买厝,万金买厝边,千金难买好厝边。】厝边是闽南话的邻居,这句话是说好邻居不容易有,有好的邻居要珍惜。我之前住在小笨珍河边的旧居,一住就是27年,过后才搬去胡姬花园。在这一段包含了幼稚童年、青涩少年、叛逆青年、成长壮年的日子里,最让我怀念的就是左邻右舍。这里的邻居就有如自家的叔伯婶姨,兄弟姐妹,亲切又关怀,嘘寒问暖不在话下,视我如子弟自家人宛如理所当然。到今天,虽然我已经离开了旧居四十多年了,老邻居们看到我还是那么的亲切与关怀。我的初恋是邻家小妹,多年刻骨铭心的对窗恋宛如一场春梦,说已忘怀是骗人的话,偶尔半夜梦醒拥被醒来,思念还是会在内心里翻滚,不知伊人近况如何,该是子孙满堂过着含饴弄孙的幸福日子了吧。
这天走过胡姬花园旧居,旷阔的屋边空地现在满是杂草丛林,大概新屋主无暇兼顾吧。记得当年我曾在这片旷地种了12株果树,有芒果、红毛丹、人心果、红毛榴莲、番石榴、木瓜、杨桃等,还在门外篱笆边种了多株的甘蔗,后来在要搬离之前,岳父将这些果树悉数锯掉,到今天我还是觉得非常惋惜。旧居后面住着一对夫妻警长,他们的孩子与幼子是好朋友,两人常在一起玩耍,廿多年后,幼子德伦都已经34岁,警长孩子现在也应该已经成家立业了吧。我在这里留下的记忆最多,我们在这里多生育了五个孩子,空旷的厝边草地给予这些孩子非常宽阔的嬉戏园地,也让我开辟了一个小菜园,种了好几种菜,健康有机无虫害,除了自吃还把种菜当着是日常的运动,还曾经把多余的辣椒拿去贩卖。
那个时期我还是很健康,每天都可以步行一两个钟头,清晨5点多我就会从胡姬花园步行到大草场晨运,偶尔回家时会到市区或大柴路一带兜兜圈,有时候一个早上就走超过10公里的路。可惜后来因为脚疾,膝盖疼痛而无法走太多而不能去晨运,结果体重直线上升到最高记录的83公斤!幸亏,重病过后,体重激降,在迈入古稀之龄时可以瘦下来,确实是我的福气。老话说【千金难买老来瘦】,如今我的体重保持在58公斤,BMI 维持在标准的24,胆固醇也恢复健康的水平。这是老天在怜惜我,我应该好好的珍惜,除了戒酒之外,在家里也自己开始烹调无油无盐的健康餐,希望能把老来的健康挽留住。
在这个住了廿多年的花园住宅区,让我刻骨铭心的事有好多件,其中1982年让我邂逅了我到今天还是念念不忘的好朋友,是我迄今无法忘怀的事。那年一群文友到笨珍来找我,其中一位叫丁云者是一位相当著名的作家。之前他曾多次来我家寄居,我把他视为兄弟般的款待,吃住行都照顾得很好。后来他成为新加坡电视台的编剧,竟然视我为陌生人,到今天完全没有往来。住在胡姬花园时,每天清晨我都会到大草场晨运,偶尔也会到邻近的巫统会所后面的羽球场运动。日前与老伴走进去看,巫统会所后面的羽球场已被改为花园,种了一些花草。巫统会所旁边的考车场地,早前已经荒芜,现在改成停车场。我还记得当年晨运时,与一位同好一起到这里散步,偶尔在昏暗的晨旭下促膝谈心,被蚊虫叮得一身奇痒无比,现在想起来都觉得浑身都痒。我很珍惜这些友情,可惜经常都被忽略了,往往该珍惜的时候却不懂得去珍惜,失去了才觉得可惜。
从惹兰巫统路进入胡姬花园,左手边本来有一座浮脚马来板屋,经常有一失智少女经常裸着上身坐在楼梯门口上唱歌,如今那所板屋已被夷为平地,据说少女本来是与祖父一起住,祖父过世后屋子被拆掉,她也不知道给那个亲人接去那里寄居了。从这里由胡姬花园走出来,经过许多间公务员宿舍,这些宿舍的庭院都种有芒果树,季节到时,芒果掉了一地,非常可惜。我曾经拾过一颗果尼,味道奇香,果肉非常鲜甜。这些果树也吸引了一些人到来,用竹竿敲打盗取。我说盗取是因为没有得到主人家的同意就用竹竿去敲打芒果,如果是在树下拾从树上掉下来的芒果,那还说得过去。人是不懂得珍惜的动物,让芒果熟透掉得一地,却不愿意去采摘来吃,或者送给喜欢吃的亲朋戚友,任芒果掉得一地都是,发出阵阵酸臭味,非常的可惜,也污染了环境。
离开胡姬花园也已经有廿多年了,搬来龙城也有十多年了。现在孩子们都长大,在外面谋生,家里就一对老人大眼瞪小眼。老伴记性不好,我不得不把她带在身边,理解的朋友会体谅我,不知情的家伙,还会在面子书上把我形容成为爱打老婆的校长。我与老伴结婚已经超过50年,这超过半个世纪的鹣鲽之情,从友情到爱情再转换逐渐成为亲情,两人相依为命,早已合成一体,我除了感谢她为我生育了7个孩子之外,也感激她对孩子的照料、教育与抚养,我更需要感谢她终身的陪伴,无怨无悔,没有怨言,照顾她是应该的,所以我必须把自己的健康照顾好,才能够与她白头偕老,才能照顾到她。(2-3-2020)

【马来亚首位女视学官锺敏璋】
【引:与我同辈份的洪来福宗亲吩咐我代寻找锺敏璋的资料,受到嘱托当然必须尽力,终于不负所望,找到一些关于锺敏璋女士的资料,今日与教育界几位前辈冯笃生校长、沈康福校长、邱名昆校长及张维民校长谈起,才知道原来锺敏璋女士是我国一位赫赫有名的教育家,她是我国首位女视学官,曾经是这几位教育界前辈师训班的师长。回来后详细阅读有关资料,乃抄录下列以供分享。】
极富盛名的我国首位女视学官锺敏璋女士,出生于中国福州,小时候在菲律宾受教育,中学毕业后,回到中国暨南大学深造,专攻社会科学,毕业后再回到菲律宾继续深造,学修外交,并考获硕士学位,本来有意在外交界大显身手,无奈当时政治混乱,局势动荡不安,乃辗转在香港与上海等地担任教职。过后随夫婿梅洪寳到彭亨州的关丹居住。1938廿受聘到甘孟(Gambang)培英学校任职,后来出任校长。不久,太平洋战争爆发,马来亚沦陷,锺女士任教的学校停办,她乃改行耕种。和平后,她策划在关丹创办中国学校,并兼任校长。1948年实施紧急法令时期,由于治安混乱,乃避居吉隆坡。1948年底,锺敏璋出任教育不女视学官,这是我国首位女性担任此职位。1949年开始视事,一直到1956年为止。在这段时期,锺敏璋最大的贡献是推动华校教师加入新薪津贴,使到教师的职位得到保障,而且改善了待遇。1956年锺敏璋女士得到奖学金到美国南加州大学研究院专科研究教材、教学法及心理学。1957年回国后,被委派位联邦督学团,服务了三个月,因家庭关系而调到日间师训部担任华文组主任,后又被调到首都蕉赖路师资训练担任讲师及华文组主任,1962年起担任全国华小校长假期研究班主任。1970年正式退休。(3-3-2020)

【柔佛州唯一的稻田】
很多人都不知道,柔佛州有一片稻田,隐藏在峇株吧辖亚依淡(Ayer Hitam)的一个角落,且她还有一个“小适耕庄”的别称。这个柔佛州唯一的稻田,就在沙哇沙益(Sawah Sagil)。这一天,趁着到巴力拉惹办事的空档,我们再次的来到这一片油绿夹着金黄色的稻田,看着一片旷阔绿油油的稻田,在一片蔚蓝白云天空的衬托下,呈现着一片美景,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稻田在相当偏僻的地带,不过倒是相当容易找,一座简陋的板屋,一位和蔼的老婆婆就是整片稻田的守护者。老人看到我们的到来,她感到非常的高兴,她告诉我们经常会有游客到来参观,而这个时候正是稻米成熟的季节,昨日刚有一片稻田被收割。我们在她的同意下,步入稻田里,成熟的稻穗低垂着头儿,金黄色的稻穗迎风摇曳,在绿色的稻禾衬托下,呈现出一片既祥和又高贵的模样。
我与老伴在这里逗留了一阵子,陪老婆婆聊了一会儿才离开。我们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著名的亚依淡东泉大包。(16-3-2020)
【限制行动令的首日】
政府实施的限制行动令措施的第一天,是我赴新山中央医院泌尿科复诊的日期,凌晨五点多,我开着车与老伴摸黑出门,为的是能在挤满车辆的停车场找一个停车位。会到泌尿科复诊是去年大病一场的时候,肾脏科医生送我去做声纳扫描肾脏,结果连前列腺也扫描出来。医生说老人前列腺的肿大是正常的,而我的前列腺也不例外,被发现肿了2 cm,所以就把我送到泌尿科去检查。
第一次到泌尿科检查,医生很谨慎,他用套上了手套的手指从肛门进去摸索好久,然后告诉我,过了70岁的男人,前列腺一定肿大,尿尿辛苦而且频尿,如果不小心诊治,过了80岁很容易得到前列腺癌。医生说的有道理,我身边很多朋友与亲人,都是因为前列腺癌而往生,所以虽然我尿尿一切正常,我还是乖乖的听从医生的安排,准备去做进一步的检查,除了验血之外,还要用内窥镜从肛门进去检查,看是否前列腺有肿瘤,会不会有癌症发生的可能性。到了要检查的那一天,我喝了接近2公升的水,准备让医生测量尿尿的能力,还有从肛门进去看前列腺。医生说,这是一个幸苦的检验,所以我还特地要求儿子德伟从新加坡过来载我去医院。
泌尿科每次看病的人都非常多,不单单是男人,女病人也不少,我等了接近3个小时才被叫了进去,医生说我的 PSA度数少过4,说明前列腺还正常,所以一切的内窥镜检查取消!PSA 是测量前列腺的指数,超过了4,才是前列腺肿大有问题。虽然我没有问题,但我还是坚持要进行检查,医生却在不浪费资源的前提下,坚决拒绝了我的要求,只给我一些药,要我每晚吃一颗,然后六个月后回来复诊。这也为什么我会在限制行动令执行的第一天就到阿米娜皇后中央医院的泌尿科复诊。
这一次跟上一次心理科的复诊不同了,很多病人都纷纷自己载上了口罩,病人还是很多,护士们忙的团团转,我在6点半到达,结果还是要等了3个小时才看到医生。复诊的结果,果如我的意料中,不到3分钟问了几句话就结束了,照样是每晚一颗药丸,六个月后再见。下楼到药剂科拿药,人还是蛮多,只是本来就不够坐的椅子,每隔一张就贴上一张画了一个大叉不准坐的通告,结果弄得人人都得被罚站。我跟老伴都是七旬的老人,还得站在几个坐着低头玩游戏机年轻人的旁边约半个小时,一直希望他们会抬头看到两个老人痴痴等候他们让座的眼光,结果等到拿了药,还是坐不到。
顺利复诊后当然要犒劳犒劳自己,以往我是到江加蒲莱吃一碗客家擂茶,今天是限制行动的首日,可以预料的是餐饮店都不卖堂食,所以我决定去打包著名的士古来鸭肉回家慢慢品尝,那里的鸭肉,尤其是鸭头是我的最爱,还有入口即化的猪头皮肉,以前是我配酒的美味佳肴,现在虽然与杜康绝交,医生吩咐不要吃红肉,偶尔偷吃开荤一次,应该也无大碍吧。(18-3-2020)

【行动限制令下我的点滴】
318行动限制令开始执行,我就在家里窝着,朋友在群组里问我会无聊吗?我退休超过十五年了,自退休那天开始,我就放弃且辞去所有社团及义务工作,当时还有十多份待遇与工作条件非常优异的工作找上门,也都被我一一推辞掉了。会用如此态度来处理退休生活除了是因为要照顾记忆力越来越不好的老伴之外,也觉得一辈子劳劳碌碌,忙了一辈子,也应该是时候可以放下一切,不再受工作及时间的束缚,不必再承受压力,可以自由自在带着老伴四处云游,出国旅游,也可以从事一些自己喜欢的工作,另一方面当然也希望可以安逸享受一下晚年的生活,补偿年轻时没有陪伴在老伴身旁的缺陷。
虽然孩子们都在外,家里只剩下两老,然而我们都过得很充实,平时出门我们一定结伴同行,在家里,我重拾旧日喜欢烹饪的兴趣,不让老伴再继续为三餐的烹煮而辛苦,除了自己烹煮健康喜欢清淡的三餐外,偶尔也会到处寻找一些特殊风味的美食来品尝。每天清晨,我们会步行散步四处行走,经过桥头大伯公庙就会进去拈香祝祷,希望两老身体都健康,孩子们一切顺顺利利健健康康。行动限制令的执行,限制了我们结伴外出,也限制了我们散步的习惯,然而对于我来说,与我平时就不喜欢到咖啡店去聊天而喜欢呆在家里的习惯没有差别。呆在家里,我可以看看书、写写文章、上网找资料,还可以整理一大堆乱糟糟的资料。我向来喜欢贮藏一些食物,且经常会有一些好朋友赠送一些食物饼干之类,所以我们的食物经常是非常充足。
这几天的行动限制,有人说关在家里很无聊,有人说关在家里很孤独,孤独让人感到寂寞,而寂寞会让人发疯,我们却一点也不觉得。我们在家里煮好吃又健康的三餐,家父在世时喜欢吃粥,所以家母常常煮粥也让我们有机会品尝。由于自小的兴趣,我也学会煮甘香浓稠的白粥,或是清淡稀薄的水粥,而家父喜欢的番薯粥也是我的最爱。我也煮过鱼粥、咸肉粥、南瓜粥、蚝干粥及素菜粥,龟咯港脚的鱼粥除了鱼肉新鲜可口之外,在煮熟后加入罐头肉酱才进食更是一绝。煮粥有窍门,如果要甘香浓稠,家母教导先在粥里加几滴油跟一小撮盐巴,还有几滴白醋,粥在煮滚时要不停用勺子搅动,到冒大泡为止。一碗白粥配一条煎马鲛鱼甘望鱼或吊景鱼,或是配咸菜心,或是罐头花生,简单又可口,是我的最爱。煮粥时我也喜欢放入班兰叶与姜片,滴几滴麻油及一小撮盐巴,煮出来的白粥更是香味扑鼻,非常可口。我也经常用干贝及蚝干来煮粥,偶尔也煮南瓜粥或番薯粥来吃。如果要煮肉糜,我会预先把米浸泡在水里,放到冰柜去结冰,然后把冰块米放进翻滚的热水中煮粥,粥很快就变成糜,又快又节省时间。 我也学会煮咸肉饭、鸡饭、椰浆饭、芋头饭、南瓜饭等,我尝试把糯米鸡的食谱改成大米鸡饭,结果效果蛮好,煮出来的鸡饭类似糯米鸡,相当可口。我特喜欢煮椰浆饭,只是我把椰浆改成用有机椰油,然后把香茅、班兰叶及姜块加入白米中,再加一小撮盐巴,偶尔会加些姜黄粉,让饭粒呈现金黄色,或者加入剁碎的红葱头,增加饭香,煮出来的椰浆饭,还相当的好吃。三子德信送我一个气炸锅,我用它来炸鸡排、炸鱼或杂菜,由于不必用油来炸,吃起来就觉得非常的健康。我预先把鸡肉块或鱼片用调好的酱料腌制,然后放入气炸锅内烘炸,出来的效果很理想,鸡排皮脆肉嫩,没有油腻的负担,吃起来又可口。我也会把各色蔬菜切了搅拌酱料,通常是一点盐巴加上胡椒粉及少许的橄榄油,然后在气炸锅烘烤,效果也蛮不错。

由于去年的病,我现在不能吃绿色的蔬菜,因为绿色蔬菜含钾,钾吃多了肾脏负担重,若要吃绿色蔬菜,就必须预先将菜浸在水里,或是用热水汆烫过或煮过。因此,为了方便,我多数会选择胡萝卜、白萝卜、灯笼椒、高丽菜、白菜、黄瓜、苦瓜或茄子,甚至是辣椒,只要不是青色蔬菜我都喜欢煮来吃。其实,我比较喜欢吃汤类及面条米粉之类的食物,可惜现在已经不能常吃,因为汤水里含钠高,喝多了肾脏负担不来。之前我常烹煮面线,面线汤是老伴跟孩子们都喜欢的一道食物,我会先将面线用热水汆烫过,然后搅拌麻油,再煮汤汁淋上去,如此以来,面线就没有一种放久的发霉味道。为了吃得比较健康,我也会煮素菜汤,玉蜀黍与胡萝卜切块,高丽菜撕成小片,再放入切片的红辣椒,滴上几滴橄榄油就、盐巴及胡椒粉,然后用文火熬煮,汤汁非常鲜甜可口。
限制令的执行,对我来说是一件好事,由于不能出去,老伴不会要我带她去外面用餐。外头的餐点不会比自己煮的健康,而且相当的油腻,最怕的是汤汁里面都放了许多的味精,含钠量也高,吃起来当然好吃,但长久饮用,恐怕会对我的肾脏造成很大的负担。在家里烹煮,可以自我控制,烹煮比较清淡且合自己口味的菜肴。我现在连煮白饭都会选择Basmathi米,因为这种米含淀粉量比较低,糙米含矿物质多,我不能食用,所以连吃面包,都不能够吃全麦面包,只能食用白面包。几天的限制令,让我在家里食用比较清淡,所以体重也降到58公斤,希望能在限制令结束后,体重可以降到预期的55公斤,身体会越来越健康。
325首相再次宣布把行动限制令延申到4月14日,多出了14天,看来不在家中好好闭关,好好的修行是不行了,趁着这段限制行动令的实行,倒是可以让自己安分守己在家中自我沉淀、多思考阅读、多找一些资料,然后多写一些值得收藏的文章了。为了家人,为了自己,为了社会责任,确实应该好好安分守己的留在家中,对于自己对于家人都是一件好事。(26-3-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