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September 24, 2010

假期师训班

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魏家祥宣布教育部將於今年11月开办假期师训班,提供800个名额让华小大学及非大学资格的临教申请,其中500个名额是开放给拥有大学资格者申请,非大学资格的名额则有300个。这个讯息对于有意献身教育事业在华小服务多年的临教,不啻是一个天大的喜讯。对于常年闹师资荒的华小,也是个喜讯。其实,教育部早就应该多开设假期师训班来解决华小永远解决不了的师资荒。

临时教师显然是我国教育制度与体系中特有的产品,属于没有专业资格的临时雇员,以逐月的聘请方式,随时都会面对解雇的威胁。倘若根据我国的教育法令,任何要进入课室执教的教师,都必须申请执教准证。准证一般上也只发给符合资格的教师,所谓符合资格当然是学术与专业两方面都要鉴定。可是,据我个人的了解,只有受过专业师训的合格教师才可以获得教师专业准证的蓝皮书,普通的准证只需学术资格就可以申请。我不知道现在这个申请准证的制度与程序还存在吗,不过如果是以学术资格来鉴定,可以在学校里执教,可以申请到准证,这些临教都应该符合师训学院的基本要求,可以被接受成为师训学院的学员,可以被训练成为合格教师。

教师这一行业本来就需要专业文凭才可以执教,教育部聘请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临教来教书,把学童交付予没有专业背景刚从学校毕业出来的学生来教导,就已经很奇怪了,更让人觉得惊讶的是,教育部可以让很多有意将教育当着事业,符合条件与资格的临教,摒弃于师训门外,让他们以临教的身份,临时雇员的条件执教,白白浪费了多少有意奉献给教育事业临教的青春?不让临教受训成为合格教师,成为永久雇员,岂不是在浪费人力资源,漠视提升、改进与发展教育事业,俾便符合国家教育意愿,把我国的教育事业提升到国际水准?

在我那个时代,甚至曾经有人是终身临教,到退休时身份还是临教,终身奉献给教育,退休时两袖清空,穷一辈子时间都与合格两字绝缘,退休后连退休金都占不了边。没有人明白,华小永远在闹师资荒,空缺必须由临教来填补,除了教育局聘请的临教,很多学校的董事会与家教协会也要自费来解决教师不够的窘境,教育局却可以漠视一切,一年复一年。记得有一位副部长曾经说过,华小师资荒三年内可以解决,就不知道已经挂官而去的他,有没有察觉到华小师资荒仍然存在?

七十年代时,临教为了要争取受训的机会,成立了公会,在积极的争取下,教育部开办了假期师训班,开始时有SRC华小假期师训班,从第1届到第10届,后来就改为KDC (Kursus dalam Cuti)。过后假期师训班就不再开办,这些以前的假期师训班,就成为历史名词。

假期师训班好处多多,假期师训班让服务多年的临教可以在一边服务,只在假期时进修的情况下取得专业文凭,除了可以避免必须离职而腾出的空缺让师资荒恶化,协助华小解决严重的师资荒之外,还可以因为是一边教书一边进修,取得实习与理论相辅相成的效果,营造事半功倍的成绩,毕业后马上就是经验丰富的教师。临教在服务期间,对于执教时所面对的问题,以及所应该掌握的事项,自然会比一些完全没有教书经验就直接进入师训学院的学员更实际,累积的经验也更丰富。因此,开设假期师训班对于教育部确实是一项有利无弊的良策,对于华小,是最好的解决师资荒的方法。我要鼓励所有的临教都申请,也要有劳在位的校长极力推荐属下的临教申请,共同协助解决华校所面对的师资荒。

永远闹师资荒的华小

柔佛州华校州督学李銮增出席东甲启明学校家教协会新届理事宣誓就职典礼时说:柔佛州多位年届满58岁小学教师或校长,在现有公务员退休年龄的条例限制下,在今年年底前先后退休,届时恐会引起缺乏合格教师的问题。

李州督学的这番言语,无啻是为华小师资荒的课题敲起了警钟,虽然师资荒在华小早已是司空见惯,完全不新鲜的课题,不过也让人感到疑惑,既然督学都会预测到师资荒的即将恶化,教育局不可能不会知道,那么在每年的预算案内,怎么会没有未雨绸缪,安排填补因为退休离职而空缺出来的职位,而继续让师资荒恶化?

李州督学解释说,从前校长退休自然是由副校长中挑选符合条件者填补升正,而在提升副校长方面,教育局则会从普通教师中提拔,不过根据以往的经验,获升级为副校长的资深普通教师当中,多数是年龄较高者,所以占大多数获提拔的教师都选择拒绝升级,因为升级往往都是要调任他校,这也导致教育局很难委派人选填补行政人员的空缺。

表面上看来,似乎这些获升级的普通教师都不识大体,不顾教育事业的重要,竟因为不愿意他调而拒绝了升级,拒绝了“提拔”,结果导致了校内空缺无法填补。我还记得临退休那所学校副校长的空缺,空了两三年至到我退休时都还没有被填补。之前我在某间学校推荐并成功让六七位普通教师升级为副校长,结果全部都拒绝了升级,宁愿呆在原校教书。

没有人可以怪责这些拒绝升级的普通教师,因为他们既然可以申请并获得升级的时候,绝大部分都是年龄较高,而且绝对是资深经验丰富的教师。这些年龄都不轻,有者都已临退休之际,最多只有一两年服务的时间的老师,大部分都是女性,拥有自己的家庭孩子要照顾,很多位是从来没有驾车离开过所居住的市镇。这个时候,要她们为了区区数十令吉,离乡背井到数十公里外,人地两生疏的地方去担任副校长,把家庭孩子置之不理,还要在陌生的地方租房子生活,相信没有几个人可以做出如此果断的决定。

难道教育局在让普通教师升级时,就不能就近调派?我就曾经听说过,新山的教师被派来笨珍当任副校长,笨珍的却又被派去新山出任副校长,结果两边的教师都拒绝了调派,空缺还是空缺,永远填补不了。我就不明白,为何不让教师在就近的学校升级?当年我就曾经力争过让本校的两位资深教师在原校升级,证明了普通教师的升级,不一定要调往他校,才可以升级。

李州督学说,有些人觉得州教育局在委任副校长的制度不够人情味,导致很多教师错过升级为副校长的机会。冲着升级必须被他调这一点,我就同意李州督学的意见,教育局确实在这方面缺乏人情味,也缺乏敏感度。就算是必须他调,如果可以让升级的资深教师在本县服务,我相信很多人就会接受,而且也会让大家都感受到教育局的人情味。

教育局如果硬性规定升级一定要他调,则不但绝大部分获得升级的普通教师会马上立刻拒绝升级,也必定延伸出资深教师拒绝申请升级的效应,那么华校因资深教师的退休、普通教师拒绝升级的因素,加上教育部开办的师训班的锐减,独中统考生要申请师训班须面对苛刻条件的约束,相信华小的师资荒,必定如李州督学的预测,继续恶化。

华社党团领导衮衮诸公,是不是应该多关心这一切?

(刊登于24.9.2010 星期五《南洋商报》《言论版》)

统考生申请师训班

首相纳吉在6月间宣布,政府考虑在第十大马计划下,让拥有独中统考文凭持有者接受华文师训,以便有效地解决华小常年闹师资荒的问题。过后趁着53周年国庆,政府又透过官联一个马来西亚发展有限公司拨出225万令吉给予50名统考优秀生,供他们在国内外深造。这两个举动,确实让关心华教的华社感到兴奋,也觉得开心,认为这是首相的英明,因为这些举动,不论是被诠释为政府开始重视我国华教为国家带来的建设与贡献,或是政府确实有意实现“以民为主”,俯顺华裔公民的意愿,还是为了在未来大选中,获得华社的支持,总是一个对华社来说,非常正面的步骤。这也是政府首次颁发奖学金给独立中学的统考生,当然是意义非凡,而且对于政府承认统考的可能性,更带来了一线曙光,可是,马华总会长却带来了让人惊讶的消息。

原来,独中统考生要申请进入师训班的资格,统考生还是必须在SPM中考取4科优等,包括国语科。而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蔡细历医生说,马华将针对独中统考生进入师训班的资格,会再度向教育部建议只要独中生在统考中考获3A,并在大马教育文凭(SPM)中考获国语科优等就可以进入师训班。考获4科优等,还要包括了马来文,那岂不是等同要考获SPM文凭才能够申请进入师训班?这种申请资格,其实早已存在,是教育部录取师训班学员的基本资格。统考生也要以这样的资格来申请,等同必须其他国中的毕业生竞争,另外还要外加一张统考文凭,这岂不是疊床屋的不合理?很多人或许不知晓,要考获马来文及格就已经非常的不容易,何况是要独中生去考取优等的成绩。

要以SPM文凭来申请,那统考文凭又有何用?众所周知,南马地区的独立中学学生,一般上都不考SPM文凭,如此一来,岂不是绝了彼等进入师训班的意愿?蔡总来自南马,不可能不会知道南马一带的独中生都不考SPM吧。蔡总还表示,此举也意味着政府已经承认独中统考文凭。我们当然都希望政府能够承认统考文凭,让华教继续为国家作出贡献。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的脑海中却不争气地浮现了庄子《齐物论》《朝三暮四》的故事。读过华校的读者相信应该会与我有同感。

既然要解决华校师资荒的问题,要能够让统考生进入师训班,就应该以开明的制度来鉴定统考生的资格,诚如董教总的建议,只以SPM马来文单科及格即可申请进入师训学院华文组的条件。华文师训班的学员毕业后是到华校教导华文科目,鉴定彼等的资格,统考文凭綽綽有餘。我国公共服务条例需要马来文合格,因此必须拥有SPM马来文单科及格,也算是合情合理。要统考生另外拥有4科优等,确实太苛刻了吧。其实,我相信华社要的不是理直气壮“争取”得来的朝三暮四的“施舍”,而是政府的承认统考文凭,把独立中学纳入我国教育主流,设立机制定期拨款发展华校,相信这才能够一劳永逸地解决了我国华校面对的所有问题。

如果要解决华校师资荒的问题,让早已拥有SPM资格,在校内服务多年的临教全部进入师训,或是开设更多的假期师训班,岂不是更方便更有效,不出三年就可以解决华校的师资荒。

(刊登于23.9.2010星期四《南洋商报》《言论版》)

辉煌条纹与爱国情操

迈入八月的国庆月,是很多人期待普天同庆的节日,不仅只是商家们希望热闹的节日以带动人潮,多做点生意,就是学生们也希望可以在国庆的假日中参与热闹的庆祝仪式热热闹闹的欢度一个有意义的假日。平民百姓更不用说,大家也希望通过舞升平的欢乐假日来表达爱国的情操。


我们可以肯定,没有一个国民会不喜欢庆祝国庆日,因为可以热烈的庆祝国庆日表示国家处于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稳定富强、百姓安居乐业和谐、安宁、和平共处的情况。大家有饭吃,大家有工作做,生活安详富裕,谁会不喜欢?热烈庆祝国庆日是爱国的表现,悬挂辉煌条纹是庆祝的一个方式,悬挂国旗是爱国的表现,没有悬挂国旗却未必就是与不爱国画上等号。


马来西亚是我们的祖国,我们生于斯,长于斯,在祖国长大与受教,在此谋生建立家庭事业,将来子孙后代也必代代相传,香火延续绵绵流长,这是我的国家,是我的祖国,我当然要爱她。然而,爱国未必要经常挂在嘴上,爱国未必要刻意高调的表现出来。就象我们孝顺父母,实际的行动比口头的唱说,高调的表达来得实际。我国已独立近53载,各族同胞和谐安宁共处,各族人民对国家的建设默默贡献出各自的力量,这就是人民爱国的表现。


可惜,每逢国庆日即将降临的时候,一些高官显要总要发表一些足以引起争议性的言论,或是采取一些踩在别人头上的行动,表面是在表彰与突出自己的爱国情操,实际上是要在言论的表现中尽量的博出位,其邪恶的心态与动机让人怀疑。这种不惜以挑衅甚至强制商家与民众悬挂国旗的举动,每年总要在国庆月中出现。之前,前文化、艺术与旅游部长阿都卡迪发表的“华人不挂国旗等于不爱国”,闹得满城风雨,堪称是典型的例子。当时,这位来自巫统的部长直接指出,城市地区90%的华裔民众没有在国庆月期间挂国旗与积极参与国庆活动,因此把华裔归类为不爱国与没有爱国精神的族群。

今年,怡保市长更进一步硬性规定,全市商家必须在国庆日与苏丹诞辰悬挂国旗与州旗,否则将无法更新执照。虽然后来这项“创新”的措施很快就取消,高官显要为了要彰显自己爱国的意识,突出自己,以异常标新立异的方式来博得出位的自我突显,可见一斑。

其实,在我还在掌校时,每年也都会接到悬挂国旗的指示。公家场所当然应该在国庆月里热烈张挂国旗,增加热闹气氛,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可是,公务员都曾经参加过课程,知道国旗不可以乱挂,不可以随意丢弃,更不可以有破损或污沾。如果认真一点,破的旧的国旗要毁灭还要有一定的程序。其实,升降国旗本来也都应该有一定的程序,可是很多条例在为了要让辉煌条纹飘扬而忽略了,比如国旗应该是日出而升,日落而降,现在到处都是把国旗升上去就算了,没有人会那么勤劳在傍晚时把国旗降下来。就因为只有人升旗,没有人看顾,升上去再也没有人管理,在国庆月过后,一路上到处都可以看到破碎的国旗在飘扬,悬挂在电灯柱上、巴士停车站、路边沟渠边的树上,支离破碎的国旗,有的只剩下半面,有的倒挂着,一些更是被丢弃在马路上沟渠里,非常夸张地飘扬着。

张挂国旗是爱国,把国旗乱丢完全没有照顾又是什么?一个外国的朋友一路上看到这些破碎国旗的戏谑让我汗颜,他说:没想到你们的国家有那么多很有艺术性的国旗到处在飘扬。

之前我掌校的时候,学校花了一笔钱买了好多的国旗与旗杆,一支支的国旗,好不容易才让校工绑在篱笆上,一夜之间都不见了。隔天满街都是踏着脚车的青少年,后面绑着一支支的国旗呼啸而过。虽然明知道那些国旗的来历,却完全无可奈何。这种经过偷窃行为的高举国旗是爱国吗?

真正的爱国应该出自内心,各族互相尊重,和谐安宁祥和的安居乐业,塑造一个快乐幸福安祥的家园,共同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出力量,不只是悬挂国旗那么的简单,有时侯,头脑要灵光一点,才会诠释出真正的爱国情操。

从外国车限添油20公升讲起

国内贸易、合作社及消费部长拿督斯里迈沙比利突然宣布,该部将于近期内在边境实施方圆50公里不准外国车添购超过20公升燃油的措施,同时也禁止油缸超过20公升燃油的车辆出境。他甚至恫言,违规的车辆会被充公,售卖超额燃油给外国车辆的油站业者,其销售执照将被撤销。

表面看起来,贸消部的这个举动是在遏制燃油走私到外国,且可以避免政府动用巨额款项补贴燃油,却让外国人享用,国人应该给予支持响应。可是,这个显然没有征求民间各有关行业意见就仓促准备执行的行动,不但让各有关的行业措手不及,也让人感觉到,贸消部的这个举动,完全没有考虑到其后果。

我不清楚北马的情况,在南马,由于新加坡与新山有着一衣带水的密切关系,早年时我国各族人民都喜欢过长堤去采购必需品。后来由于新加坡币暴涨,汇率相差近两倍半,近年来新加坡人都喜欢过来,不管是添油也好,添购必需品或是过来度假消遣,都已经成为很多新加坡人生活习惯的一部分。这种情况带动了新山的经济,蓬勃的市场促进了新山的繁华,于是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大都会。这些都是无可置疑的事实。后来新加坡政府为了遏止其公民过长堤添便宜燃油,乃规定入境我国的新加坡车辆必须添满三份之二油缸的燃油,违规者会被处罚。显然的,贸消部的这个举动一旦被实施,除了油站业者,很多行业如超级市场、零售业、餐饮业,甚至娱乐场所,都相信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我们知道新加坡与新山只是一衣带水的距离,而普通一辆轿车油缸可添满40公升或更多的汽油,当然大型车辆油缸的容量就会更多。如果一辆轿车在新加坡打了三份之二的汽油,然后从兀兰过来新山市区,顶多是消耗了5公升的汽油,这时候如果这辆车回新加坡,这辆车里肯定还会有超过20公升的汽油。那是不是要这辆车先去兜兜风,走远一点,避免油缸里面的油过多而被充公?

贸消部这个措施一宣布,首先受打击的显然就是油站业者。之前很多新加坡人会趁着过来买东西顺便把油缸添满,限制措施一实行,谁愿意冒着车辆被充公的危险去添油?在我国政府、柔佛州政府与及旅游部摩拳擦掌,积极向狮城招商,促销旅游业时,这个措施会不会让新加坡人裹足?之前不是有计划要向新加坡车辆征收费用,结果各行业应声而跌,后来不了了之,难道还不足以成为前车之鉴啊。无可置疑的事实是,新山有今天的繁荣,有今天那么快速的发展,经济如此的蓬勃,新加坡人的到来消费,肯定是因素之一。纵然要取缔燃油走私,贸消部也应该预先征询各有关行业的意见,找出最有效的方法,这才是万全之策。

暗中抄牌

最近,暗中抄牌取缔交通违法的作法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议论纷纷。从高官部长到平民百姓,似乎都是执法单位与掌权者在支持这个做法。老百姓呢,都是一面倒大唱反调,不赞同这个措施。虽然反对多多,问题多多,长久以来民众早已经不满和不断抨击暗中抄牌的举措,但是,经历过林良实、陈广才和翁诗杰这几位前交通部长,问题还是问题,没有被取消,也没有被检讨过。

新任交通部部长江作漢对这个课题最初的回應是,現場發傳票給車主將會涉及許多執法的人力,同時一旦執法的過程當中增加了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恐怕便會出現貪污及濫權的情況,暗中抄牌的方式可以减少警队的人力和减少贪污贿赂案的发生。所以,交通部不赞成取消暗中抄牌的措施。后来大概是了解了确实的情况,江作汉部长过后也认为暗中抄牌不实际,政府或应效法外国采取自动抄牌措施。

暗中抄牌确实可以减少人力资源的动用,简简单单的一两个执法者就可以躲在隐密的地方运用先进的科学仪器执行任务,当然也可以用目测来检举违法者,虽然这种作法会有误差。暗中抄牌因为没有人与人的接触,自然可以避免一些贪污贿赂事件的发生。驾车人士在经过一些知道会有暗中抄牌的高风险地带,也会因为害怕被开罚单而自动小心起来。这么一来,就可以取得吓阻的作用,避免或减少发生车祸的的目的了。当然,执法单位要让接到传票者信服,就必须有确实的证据,诸如超速或闯红灯的像片之类的证据来证明。除此以外,更应该确实传票没有被累积,且在最短的时间寄出,确保每一个违法者都收到邮寄的传票。

让人感到惊讶的是,拖欠至今仍沒有繳付的暗中抄牌通知書,居然多达1000万张,而被列入黑名單無法更新路稅的車輛也多达1萬輛!據報導,被列入黑名單的除了一般私人和商用車輛,還有部份是大人物的車子,當中包括擁有拿督頭銜的車主,其拖欠的罰款總額估計已超過數十億令吉,这是一笔巨款,没有人明白为何政府可以让违规者拖欠如此巨额罚款而不去追回。至于为何会造成如此巨额传票没有被缴还,相信执法单位会比任何人更清楚。只是,让人感到诧异的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甘愿冒着被列入黑名单而不去交付罚款?为什么会有人拖欠那么多张的传票罚单?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反对暗中抄牌?

人们反对暗中抄牌后才发出交通传票的做法,相信是因为对有关方面执法的效能缺乏信心。交警与陆路交通局官员应当意识到廉正与效率的重要性,在执行任务时避免失误,如此才能挽回公众的信心。在发出传票时,只有掌握到有关违规证据,才会让违规者信服。传票必须尽快以最有效的方式送达违规者的手中,才能让违规者知悉所触犯的条规。采取暗中抄牌措施只是一种执法手段,若是消除弊端,提高效率,有效执行,建立起公信力,塑造良好形象,就不会成为新课题。问题是,很多车主不是没有接到传票,就是传票累积多张才收到,据说有人一次过收到数年来累积的传票,如果属实,执法单位的效率也让人惊讶。倘若违规者在没有接到传票而被列入黑名单,又如何能让公众信服?

人权委员会成员莫哈末阿尼说,没有把暗中抄牌的传票送给车主,而直接列入黑名单,以致无法缴还路税或驾照的作法已违反人权。他说,暗中抄牌除了不让驾车人士上诉,剥夺了商讨的机会,也对驾驶者不公平。執業律師黃啟斌也指出,陸路交通局若把沒繳還暗中抄牌交通傳票的車主列入黑名單及阻止他們更新路稅,車主可以起訴當局。他认为,當局此舉已違反憲法。因为,在法庭未下判前阻止駕駛人士更新路稅,等同間接宣判他們有罪,剝奪了車主的辯護權,也不符合憲法精神。他进一步地说,更新路稅是基本人權,陸路交通局無權阻止。

仔细思考反对者的意见,不难发觉彼等都是对执法单位的缺乏信心。我同意全國總警長丹斯里慕沙哈山的建議,把交通傳票罰款,調整至每個人都負擔得起的數額。因为他認為傳票的作用是警戒公路使用者,因此他覺得最理想的傳票罰款數額,是根據違規的嚴重性以及繳還期遲或早來作決定。交通罚款調整到每個人都負擔得起的數額,也可以避免或降低贿赂贪污事件的发生。至于效率方面,除了有关方面应该自我检讨,尽量提升之外,我想信任交通部长江作汉的建议,政府或应效法外国采取自动抄牌措施,让高科技来监督交通,也可能是一个解决的方法

打造柔南大都會經濟特區

前首相拿督斯里阿都拉2006年时突然宣布耗資150億令吉打造柔南經濟區,促使柔南走廊發展區成為第九大馬計劃四大走廊發展區的首股導推動力,当时确实讓柔佛州人又驚又喜,大家都帶着非常期待,但似乎又不敢相信真的有這回事的心態,來看待這個即將為柔佛州帶來非常巨大發展的計劃。现在这个计划已经开跑,而首相也换了新人。拿督纳吉对这项经济特区的计划,虽然说是保留,不过看来他比较有兴趣推动他的一个马来西亚概念。

根據資料顯示,前首相在第九大馬計劃里列出的四大發展區涉及吉蘭丹南部、登嘉樓北部及彭亨州西部的東部走廊區,包括吉打、玻璃市、檳城威省及霹靂北部的北部走廊區,東馬發展走廊區,以及范圍從西部的埔萊河開始,東至馬西跟巴西古當港,南至地不老海峽,北至古來的柔南走廊區。顯然的,阿都拉對國家的發展所擬定的計劃,與马哈迪的作風完全不同。马哈迪比較喜歡集中于龐大的工程,似乎有意無意的不斷在強調“馬來西亞能!”的概念,于是吉隆坡塔、國油雙峰塔、國際機場及布城行政中心,把馬來西亞打造成一個擁有非常體面門面的國家。
       
阿都拉顯然比較注重長遠經濟所帶來的效應,從他接二連三取消許多龐大計劃,包括了甘愿冒着前任首相不留情指責的美景彎橋,集中在打造第九大馬計劃里的四大經濟走廊區,就可見其用心良苦。然而,他这些计划是否能够顺利完成,现在已经不再是他可以控制了,而是多次以调整方式来实行较迎合

誰都會同意,打造經濟區將帶來長遠的經濟利益,惠及百姓,利及國家,這顯然的比建造彎橋還有經濟效應。單單柔南發展區,在發展成為經濟區之際,肯定會為柔佛州帶來了巨大的好處,制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而更多的設施必定為柔佛州帶來更繁榮,更發展的未來。我們可以看到的,州政府配合這個龐大計劃的落實,已經開始建設各種的措施,包括了國際會議中心、柔佛多媒體走廊中心、物流中心、丹絨賓發電站,未來的工程還有子彈火車、沿海大道,以及奴沙達拉再也發展計劃等等。可是,在阿都拉下台后,这个计划虽然看来是照跑,可是会成为纳吉的重头推动的策略吗?这就有待观察了。

身為柔佛州的臣民,我們都非常歡迎這個類似香港經濟特區,以及深圳經濟特區的柔南經濟發展區。我們期待的原因是因為這個計劃對柔佛州影響極大,而不是因為柔佛州將會擁有如州務大臣所說,高過雙峰塔的地標,那種華而不實的榮耀。這個計劃的落實,肯定對柔佛州的百姓,不論在民生、社會、經濟,甚至在教育里都有着巨大的正面影響。由于鄰國新加坡在國際社會的活躍角色,南柔的發展也將在這種唇齒關系的帶動下,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我們是應該善用這個睦鄰的正面關系,來帶來雙贏的結果,產生互惠互利的效果。然而,我們也不要忘記了阿都拉之前苦口婆心的勸導,更不應該忘了他所說的一流建設,三流管理的談話。新山之前好多的龐大計劃被廢棄,許多商業廣場的被擱置,最讓人懷念的新山海上城也像童話般,神話似的曇花一現,還有建了不能夠啟用的醫院,希望這一切一切,隨着新人新作風,會迎風而逝,不會成為打造經濟走廊區的絆腳石。而我們州政府的整個團隊,是否已經在這方面做好準備?

要迎接這個龐大計劃落實的打造,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我們看到的是,笨珍丹絨賓發電站的建設,確實為笨珍帶來了很多正面的繁榮,可是,當大量人力資源因建設而涌入,我們的社會次序,我們的治安,是否能讓百姓們繼續安居樂業,安心的打造幸福家園?今時今日,社會治安亮起的紅燈,單單接二連三發生的掠奪事件,就已經說明了我們維持治安的部隊還是存在有待改進的空間,而接着下來的搶劫案件、破門行劫、強奸、殺人等等,都直接在說明,我們的社會秩序嚴重影響到了民生。當有人在網際網絡里面把柔佛州列入罪惡的地方,我們是應該嚴正看待,謀求解決方法,還是惱羞成怒地把垃圾掃進地毯下?然后,讓這些罪惡繼續把協助我們建設經濟走廊的外資嚇走,把來觀光協助我們爭取外匯的旅客嚇跑了,讓旅游業也萎靡不振?

個人的芻見,是時候把那些據說躲着發交通三萬的警察調回來光明正大的巡邏,除了可以光明正大的發交通罰單外,還最少也可以起阻嚇的作用,減少掠奪案件的猖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