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October 28, 2011

东方日报笔谈


1.請談談,你的文學愛好是如何開始的?有哪一些人,或者哪一些作品,讓你踏入了文學之路?

会开始对写稿产生兴趣应该是从小学就开始,会对文学产生兴趣是从外祖母开始。当时有一份由已故张白萍校长出版,叫着《我的月刊》的刊物在学校里非常的流行。这份刊物经常刊登小学生的作品,我自小在外祖母的引导下就喜欢阅读,而通常经常阅读的人都会比较喜欢舞文弄墨,所以就写了一些作文去投稿,结果文章被登了出来,激励了我,就这样开始加深了对文学的爱好。幼年时,跟我们同住的外祖母,虽然不懂得写字却识字,她喜欢阅读的习惯就深深地影响了我,也培养了我从小就喜欢阅读的习惯。从小我就囫囵吞枣地读过言情小说如唐伯虎点秋香之类的作品,也读过诸如火烧少林寺之类的武侠小说,大块头的文学作品,也在外祖母的推荐下,似懂非懂地读了水浒传、红楼梦之类的文学作品。长大后这个习惯就一直陪伴着我,到了今日耳顺之年,仍然经常以阅读为乐,而文学也陪伴了我一生。如果说是那些作品让我踏入文学之路,我想应该是外祖母鼓励我阅读的很多册的线订本小说。只可惜这些书籍在外祖母往生后,在我到外地求学时,被目不识丁的母亲全部卖给了旧货商。

2.將個人創作歷程進行分期,你會怎樣去劃分?你目前正處于哪個階段?

七十年代时积极地投入笔耕里,当时很喜欢参加各种征文比赛,不管是小说、散文还是议论文,只要有比赛就会参加。因此,也赢得了不少的奖项,也出版过一两本单行本。到了八十年代,出来创作之外,也开始积极投入翻译外文的行列中,曾经把马华小说翻译成马来文,刊登在《宝石》月刊(Mastika)里。当时还曾经一口气翻译了两部马来作家国家文学奖得主萨农阿末的长篇小说《馀烬》与《满途荆棘》,并在报章里连续刊登。《馀烬》还出版过单行本,当年还被萨农阿末教授拿去中国大陆赠送给当地的大学。在这时期也大量的阅读与翻译外国英文与本国马来文作品,也继续积极参与征文的比赛。到了九十年代,在两次获得乡青小说奖后,就开始积极投身参与主办与文学活动有关系的活动,也积极参与文教界的团体活动。除了在1990年创设“笨珍文艺协会”并主办文艺营外,同时也积极参与各类评审的工作。在创作方面开始从写实转入比较讲究文字经营,技巧、艺术创造性与内涵的创作,同时也积极投入时评的写作。迈入千禧年与21世纪的今天,我开始让自己沉淀下来,并积极投入史实的研读,收集关于笨珍曾经发生过一些事迹与史实,记录笨珍县内一些人物的生平事迹,希望能够为下一代留下一些史实。

3.你如何看待「靈感」這回事?作品的完成是有感而發,一氣呵成 ; 還是構思大綱,繼而完成?

灵感其实是生活经历的累积。在创作的过程中,难免会将自己遭遇过、碰过的事情与认识的人物,甚至到过的地方有意或无意地串联起来,而更多的是有感而发,累积与沉淀在内心的某种发泄与申述,就象某个人在讲述他的遭遇,在叙述他的故事,在控诉某件不平的事件。一般上,在创作时,尤其是小说的创作是不可能一气呵成,而是要经过多次思索,构思大纲,布局与营造人物,考量结果与要如何将主题融入故事,让读者能够在读完你的作品后有共鸣的效果。我通常会将一些生活中经历过的事件浓缩或摘录,然后串联成故事,在写作前当然要经历过打腹稿、反复构思、人物的塑造、故事逻辑性的安排等等,过后写了初稿,经过重复阅读修改才定稿。一部作品的成功除了要能够吸引读者把作品读完,最重要的是能够引起读者的思索,能够产生共鸣,而且要能够继续成长,在十年八年后把那部作品再拿来读,还觉得震撼,那才叫着成功。

4.中文報章副刊與文藝讀物,曾是文學發聲與交流的重要平臺,如今網絡文學聲勢壯大,作品也更容易讓人認識,你怎麼看待這樣的趨勢?

网络的崛起是时代巨轮的推动,是无可避免的进步,也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作者可以自辟园地,可以无拘无束,天马行空的创作。然而,与报章或文艺读物不同的是网络是很难预知读者的多寡,也不象报刊一样有固定的读者群,除非是文学团体的网页,很多部落都鲜少有人光顾。网络文学虽然声势浩大,水准却参差错落,报刊无论如何是以硬体方式出现,不论在收藏、阅读、传阅与水准的把关上,都有一定的准绳。然而,随着资讯科技的一日千里,无可避免的是,网络文学大受欢迎,甚至到一个让人担心报刊会没落的地步,尤其是随着手机资讯越来越发达,在资讯可以越来越方便获得,可以有随身携带、随时随地可获得的方便,这种担心是可以理解的。我个人却认为,虽然报刊园地有限,同时也可能因为种种人为因素而局限了扩大的发展,可是报刊确实可以保存的实物,是传统的精神食粮,是可以保存收藏的硬件,仍旧有存在与发展的空间,不会因为网络资讯的发达而被淘汰。

5.馬來西亞是一個創作題材豐富的天地,多元種族、多元文化信仰、多元政治,以至國際化的大都會……但是難見到叫好的作品,那裡出了問題?

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可能牵涉到国家政策、教育制度、社会需求以及科技发达的因素。在一个创作题材丰富的环境中,要看见能够叫好的文章还是要有两个因素,一个是大时代的产生,另一个就是人才的涌现。我国的国家政策偏向单一语文,不重视华文的存在与培植,教育制度过分重视考试,又因国家政策的关系而偏向马来文,学生们为了考好考试,为了日后在社会谋生时可以找到一份比较谢意的工作,多忽略了中文与文学而采取偏向的读书方式,再加上科技的发达,软性娱乐与诱惑比比皆是,在考试压力下的青年都会挑选视讯软性娱乐,放弃了阅读与对文学的爱好。在这种缺乏大环境以及教育背景的鼓励,要能写出让人叫好的文章,恐怕不是那么的容易。另一方面,无庸否认的事实是言论自由的不便与限制。环顾我们的环境,有谁敢过分批判时局?谁敢深入的分析与批评当今的政局?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如何可以产生叫好的作品?

6.個人的閱讀興趣方面,你比較喜歡哪一類文體,為什麼?這給你的寫作歷程帶來怎么樣的影響?

我对阅读没有一定的偏好,对于好的文学作品我采用研读的方式多过只是兴趣的阅读。所谓研读是精读,对于一些我心仪作家的作品诸如张爱玲与白先勇,我会把其作品分几次来读,开始是快速的读过,知道故事内容,过后是仔细的精读,读到精辟让人爱不释手的段落,会重复的读,看到优美的词句会做笔记。读后会有思考小说布局构思、主题内容与人物描写技巧的过程,以及角色与主题的揣摩与臆度。我也读历史书籍,读英文包括一些马来文的书刊,旅游文章,网络部落与文章也都会涉猎。最喜欢的文体应该是小说,因为认为小说是聚所有文体的写作,经过精心的策划、细心的布局、人物的安排与雕塑,格局主题的创造而成。由于喜欢小说,因此在创作时的确是偏向小说的创作,近年来比较强调的是文字的经营与内涵的营造。

7.個人的工作和生活經歷(比如旅行所見所聞),對文學創作起著甚麼樣的影響?請談談這方面相關的情形。

个人的工作与生活经历当然对文学创作有着息息相关的影响。熟悉的生活经历是创作的源泉,个人的体会与见闻,都可以当着创作的灵感。创作最怕与最忌讳的就是引用不熟悉的题材,凭空杜撰出来的资料,以及以猜测或道听凃说的方式。生活所见自然会下意识里融入创作中,从到各国旅行时接触到不同宗教信仰与生活习惯,与我们的生活习惯比对所产生的冲击,就会让灵感源源不断的涌现。举个非常好的例子,我最近到土耳其旅游,在这个接近一百巴仙都是回教徒,只有几巴仙异教徒的国家住了十天,让我感受到文明与开放的回教文化,友善与热情的款待,还有参观了他们闻名世界,让所有游客都可以进入各角落的大清真寺内,这是我生活在这个以回教为国教我国从未有的经验,确实一个很大的冲击。

8.你長期在小学执教,並從教師升為副校長、校長等,你認為文學在教育裡應該扮演怎么樣的角色?如果曾在校園內推廣馬華文學,那么學生的表現給了你怎樣的感想?又該如何改善不足的地方?

文学在教育里本来是应该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我们都了解,教育的目的不只是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人格的雕塑。教育是要将一个孩子教育得知书达礼,也就是说除了学识外,品德也重要。要雕塑一个孩子让他有修养,自然要从内心作起,所以在我服务教育界的时候,我非常重视学生们的阅读习惯,而在我成为校长的时候,我更重视图书馆的效用。所谓的效用是图书馆除了设备要好,书本要多,最重要的是学生们要会多应用。因此,我除了把图书馆设备得非常舒服(冷气、足够的灯光、全日开放)之外,更鼓励学生在课余的时间,利用图书馆来温习功课、进行阅读、举办读书会等,也鼓励每班都设立班级图书馆,主办阅读比赛、讲故事比赛、读书心得分享,在图书馆设立演讲角落,在校园各角落设立壁报栏等等。我也鼓励学生多创作写稿,还将他们的文章选择编辑成单行本,或刊登于壁报上,如此一来,激励了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我的鼓励不单对学生而已,我不定时出版校讯,克意每期安排不同的教师去编写,然后把有如小份报纸的校讯,免费分发给学生与家长。我想,校园里要推广马华文学,校内的校长与教师责无旁贷,学生们的表现在教师的鼓励下必然会产生兴趣,而校长与教师面对的问题,是教育局太过注重考试,家长们太过注重学术成绩,如此一来,成绩与文学孰若重要,一般都不得已必须先照顾学术成绩的表现。倘若大家都能推动阅读习惯,举办读书会,阅读比赛等等,我想文学是可以让学生们养成终身修行的良好习惯,而马华文学也可以藉此推广。

9.你如何評估文學對人生的影響,一個人的素質、生活態度,甚至是事業?

文学对个人的影响是长远的,一个人的素质与修养,是可以通过文学来提升。当一个人拥有优秀的素质与修养,其生活与工作态度,其生活与工作文化自然会朝正面的发展,如此一来,自然会影响到他不论是在生活品质上,或是事业上的成功。我们常说“知书达礼”,这四个字就蕴涵着非常深远的意义。一个喜欢文学的人自然会因为多读书而懂得思考,懂得批判与分辨,有了这些因素,就能冷静分析、周详的考虑、稳重与谨慎处事,在这种基础下,自然能自我调节、自我约束、严守本份、不逾矩、不妄为,而且可以作出精准的判断、准确的预测、深入的分析。如此一来,其品格道德行为必端正与正确,其作为也比较积极与正面,做起事情成功率也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