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ugust 21, 2019

Image may contain: food

Image may contain: outdoor and nature

Image may contain: tree, plant, bridge, outdoor, nature and water

Image may contain: plant, tree, outdoor and nature

Image may contain: plant, tree, outdoor, nature and water

Image may contain: outdoor

Image may contain: 洪祖秋, standing, hat and outdoor

Image may contain: sky, cloud, tree and outdoor

Image may contain: cloud, sky and outdoor

Image may contain: 洪祖秋, standing, tree, sky, outdoor and nature

Image may contain: sky, cloud, tree and outdoor

Image may contain: outdoor

Image may contain: 洪祖秋, sky, cloud and outdoor

Image may contain: cloud, sky, mountain, tree, grass, outdoor and nature

Image may contain: 洪祖秋, standing, cloud, sky, mountain, outdoor and nature

Image may contain: 洪祖秋, sitting, food and indoor

Image may contain: plant

Image may contain: 1 person, outdoor

Image may contain: cloud, sky, tree, house and outdoor

No photo description available.

Image may contain: sky and outdoor

Image may contain: 1 person, outdoor

Image may contain: cloud, sky, tree, outdoor and nature

Image may contain: 洪祖秋, standing and indoor

Image may contain: tree, plant, outdoor and nature

Image may contain: plant and outdoor

【漫游知知港】

知知港(Titi)是森美兰州的一个以客家方言为主的小山城,这个新村人口约有一万人,但没有什么景点值得游客参观,然而她竟然是森美兰州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旅客如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涌入,这是何故?

我听到知知港这个地方名字是在二十多年前,那个时候我还在龟咯港脚耕文学校掌校,教育局派了一位师训学院刚毕业的合格教师来服务。这位老师是由父母双亲陪伴一起来,我们一听是从老远的知知港来的,热心的董家教们赶忙帮她安排住宿。几十年后,她已经在笨珍落地生根了,而知知港就在我心中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这位老师的勤劳与认真,更是让我对知知港存有非常正面的好感。后来,我跟几位龙引的同事出游,我们在马口(Bahau)留宿一晚,还特地去了一趟知知港,那是我第一次游知知港。

两年前我跟老妻两人从吉隆坡驾车回笨珍,突然想起了知知港,于是我们就特地转过去,痛痛快快的在知知港溜达了一个下午,才赶回笨珍,这是第二次造访知知港。这一次,我们去了巴力亚尼(Parit Yaani)办点事,就从永平(Yong Peng)进入联邦大道,准备专程到知知港走走。我们从新那旺(Senawang)收费站出来,经过板底(Pantai),朝着瓜拉格拉旺-知知港大道驶去,不久就看到了惹兰多依(Jeram Toi),我们拐进去,就在不远处,就看到惹兰多依的瀑布了。

根据竖立在瀑布前面入口处的一个站牌上的资料,这个瀑布是英国殖民政府在1895年发现的。瀑布的名字是取自一位名叫Tok Batin Toi的原住民领袖。这名机警的领袖用一种叫 Buah Perah的果子,把来自北苏门答腊企图攻打日叻务(Jelebu)的拉旺人(Rawa)灌醉,使他们失去战斗的能力,于是Tok Batin Toi也就不战而胜,这些故事都列在站牌上。这个瀑布的水源来自Telaak Buru 山, 山水从山上流下,由于地形的关系,乃呈梯级状,而构成七层瀑布,可惜水不够清澈,瀑布一路上建有梯级让游人攀爬,只是环境看起来没有什么打理,入口处几个马来人售卖T恤或饮料,好多组马来人带着家人到来野餐,环境倒是相当的幽静阴凉。我们走了一回也就离开了。

离开了惹兰多依,下一个市镇是瓜拉格拉旺(Kuala Klawang)。市镇不大但相当热闹,而且到处可以看见米南加保人双翘屋顶的建筑物。我们停在当地的民俗博物馆(Muzium Adat),看管人很客气,还叫我们乘电梯到三楼参观,然后才步下楼参观其他的。博物馆详细介绍米南加保人(Minangkabau)从西苏门答腊移居过来森美兰州的历史,也展出了历任最高元首、民俗及历史。博物馆相当的先进,是在2008年才开始让游客免费参观,整座博物馆是冷气设备,相当不错。如果要详细看完,恐怕一天也不够。

从博物馆出来,我们就直奔知知港了。知知港的面积有 30 平方公里那么的多,这个新村位于四面环山,中间低陷的地方,乡镇有如一个盆形,居民居住在山脚盆地里,村中有条河流,名叫金龙河。这个乡镇会被称为知知,其实是取自马来文的小桥的意思,这个奇特的新村,还有一个别名叫【萧家村】,据说是与开埠有关系。这个村落大约在1838年左右开埠,是由箫家人开埠的,镇内道路互通,地区包括了马房(Mahfong)、大街(Jalan Besar)、金龙(Kim Loong)及河沙坝。镇内最高的地方是群英学校,这所创办于1911年的华小,位于镇内一个小山丘之上,高高在上,据说在1988年时,学生人数曾经达到1000人,我们来到学校时,因为是星期六,学校没有上课,一个马来守卫在门口的警卫室里,我们趋前跟他打招呼,他告诉我们,如今学校的人数只剩下300多人。

马来守卫很热情,也很客气,我们要求进入校园内参观,他一口就答应了。我们在学校四周走了一圈,学校建在山坡上,高高在上,梯级相当的多,环境倒是不错,而且看得出校方的努力经营,布置也很不错。我们走到学校后面的瞭望台,居高临下的俯瞰知知港,整个知知港新村都映在眼前,一片田园景色,红瓦绿墙,煞是幽静美观。

知知港会如此吸引游客到来,不是村里那五副画得很有意思的壁画,也不是因为村里有什么特出的景点,据我的观察,是因为这个客家新村,非常强调传统的味道,村里餐馆很多,都标榜售卖客家美食,我看了他们的菜单,确实都是客家美食,最吸引人的就是【狗仔鸭】。狗仔鸭不是狗肉,而是鸭肉,是知知港村民原创的口味。原来客家人喜欢吃狗肉,但现在的人不吃狗肉,所以就用鸭肉来代替,但保留烹煮的手法与调味的方式。烹调的方法是把鸭肉炸香后,以八角、小茴香、姜、黑酱油与耗油等下去焖煮,味道香浓美味,鸭肉入口即化,相当好吃。其他的客家美食如木耳炸肉、芋头扣肉、客家酿豆腐、炸猪肉等等。我在当地一家餐馆点了狗仔鸭,还有客家酿豆腐及荷兰豆,价钱是有点贵,但以旅游区来说,还算合理。
这种贩卖传统味道的方式,显然吸引了不少的游客到来,除了品尝古早味道,想尝尝客家传统菜肴,也是一个卖点。现代的人们,都喜欢尝尝古早味,更喜欢品尝正统的家乡菜,知知港的会吸引游客,恐怕就是这个原因。除此之外,我想村民的好客、热情及友善,也是吸引游客到来的因素。另一方面,知知港的传统糕粿,也让游客趋之若鹜。

知知港的客家传统糕点闻名遐迩,我们当然也听闻,于是特地去找粗叶粄来品尝。粗叶粄是一种以粗叶与糯米制成的糕点,我们尝的是原味没有馅的。所谓的粗叶,是一种叫苎麻叶rami leaves的植物叶子。这种墨绿色的粗叶粄,口感软中带韧,有一种很特别的香气,确实好吃。我也买了一种黄色外皮,内馅是椰丝及豆沙的糕粿,味道也很不错。除此之外,我也品尝了红豆糕,入口略硬,不甜但很可口。我看到许多人都在买水粿,白色的米粿配上酱料,还有各式各样的糕粿,不胜枚举。

我从网络上看到另一种必吃的美食是黄酒鸡包,于是问了当地人,来到了独一无二专卖店的咖啡店,想品尝这种类似大肉包的黄酒鸡包,可惜老板告诉我早已卖完了。我问了老板,他告诉我知知港只有他在做及卖这种类似包点,内馅以黄酒炒鸡肉的包点。据说这种驰名的客家黄酒鸡包,包皮软香内馅酒香,非常美味,很受游客的喜爱。只可惜我没有缘分尝试到。除了这些糕粿外,还有一种当地的土产叫【马仔橙】。咋看名称,我还以为是橙做成的糕饼之类的东西,后来一看,原来是【萨其马】的另类。据说这是从客家人传统【米呈】演变过来的一种小吃,我看到这里的马仔橙有很多口味,有杏仁、腰豆、花生、香菜与黑芝麻。我选择了几种,还买了一种混合两种口味鸳鸯饼的马仔橙,准备送给常帮我们的芳邻。

知知港新村里有五幅壁画:转角遇到旺、同甘共苦、莫忘初心、转角遇到麟、转角忘重生,明天会更好、心诚则灵。这五幅壁画都在大街附近,很多游客都纷纷在壁画前拍照打卡。从壁画中,我才发现到,原来知知港也跟笨珍一样,以前也曾经种植过黄梨。后来当地的人告诉我,这里之前以出产黄梨与各种水果著名。这些壁画都画得很精彩,难怪那么多游客会特地到来拍照。我在想,如果龜咯也像这里一样,画上几幅含有意义的渔村人家、捕鱼人家及养鱼人家壁画,一定可以吸引到更多的游客到来。

我到一个地方兜游,除了美食与学校之外,也会到神庙参观,因为庙宇也是我们大中华文化之一,欣赏庙宇的建筑风格,了解庙宇的历史背景,以及所供奉的神祗都是我的最爱。所以,来到知知港,当然也要到庙里去看看,我在欣赏壁画时就发现了广福宫,这是一座供奉一位叔婆太女仙人的庙宇。据说叔婆太是 1893 (光绪 19 年)间的一名女仙人,有一次与丈夫在行船时遇到大风浪,丈夫不幸掉入海里,女仙人使出神通,一口叼起丈夫,回到岸边。当然,这也只是一种美丽的神话传说,不过这座庙宇确实有很长久的历史了。

在新村一条下降的马路尽头高处,有一座【福圣宫】,这座【四师爷庙】据说建于19世纪初期,庙是为了纪念甲必丹盛明利而建的。盛明利是惠州人,他是芙蓉的首任甲必丹,后来在战争中被刺身亡,后人尊称他为仙师爷。据说,在我国各处共有14座纪念甲必丹盛明利的庙宇,大概是知知港惠州人比较多,所以这里也有一座纪念甲必丹盛明利的庙宇。庙虽不大,不过看起来古色古香,相当雅致。

知知港另一个宗教场所是上帝宫,上帝宫当然是供奉玄天大帝,所以庙前一左一右龟蛇的雕像守卫着。上帝宫显然刚进行美化的工程,庙前摆着还没有建好的十二生肖雕像,只见6尊生肖铜雕伫立一排,后面略高的平台有6个基座,还未有雕像。庙前一对巨大的寿桃,把庙宇衬托得美奂美仑。庙里供奉的除了玄天上帝之外,还供奉着观音菩萨、大伯爷、白虎、土地公,以及拿督公。当地人告诉我,上帝宫是他们村里最大的庙宇,每年都会很热闹的庆祝各种节日。

我的下一个宗教场所是黄老仙师庙,由于我多年来协助龟咯慈德庙,因此对黄老仙师庙有一定的亲切感,尤其还曾经跟慈德庙的理事出席几次外坡黄老仙师庙的会庆,对于黄老仙师庙多少有一些认识。来到了知知港,我从当地人获知,当地有一座黄老仙师庙,名叫【慈仁堂】,于是乃驱车前往。据资料显示,慈仁堂成立于1965年,庙里供奉的是齐天大圣、太上老君,以及黄老仙师。我在庙前拍了照,就转回新村的大街,为的是要参观知知港史料协会的展览品,很可惜,找到了史料协会的会所,却无缘进入,因为会所大门深锁,我到隔壁想询问邻居,无奈任你怎样呼叫,都没有人出来,只好怏怏离去,心中感到奇怪,为何星期六游客最多的日子里,史料协会却大门深锁?

根据网络资料告诉我,离知知港不远的甘榜卡古(Kampung Gagu)有在售卖一种独特味道的【鸡骨沙爹】(Satay Petaling),贪吃的我怎么会不去吃不去尝试?再来又说瓜拉格拉旺(Kuala Klawang)附近有一个【龟山】,山上有一颗百年榕树,若要求好运,就要上山去摸摸那棵树。于是我们在离开知知港后,就朝着甘榜卡古去,半途中,看到路旁有一座非常雄伟壮观的教堂,仔细一看,原来是知知港圣奥斯定天主堂。翻找资料,原来这座白色的建筑物是在1913年就屹立在知知港的大道旁,这座百年的教堂非常庄严,白色的建筑物,庄严中带着神圣,可惜的是篱笆门深锁,不得进入,我们只有望门叹息。

来到了甘榜卡古,花了接近一个小时的问路找路,终于来到售卖鸡骨沙爹的小店,可惜运气不佳,小店当天不做生意,无缘品尝这种独一无二的沙爹,只好怏怏离去寻找【龟山】。皇天不负苦心人,经过一番寻找,我们终于找到了龟山,我把车驾上小山坡,两个印度人在树下欢乐地对饮,巨大的榕树庇荫下,一座小神庙供奉着拿督公,旁边还有一个小神龛,供奉着土地公,庙外还有孙悟空的雕像,也有一些石龟散放着。除此之外还有生肖的雕像伫立于四周,龙与虎的雕像在路口迎客人。我们走走看看,拍了一些照片,就准备离开了。

从龟山下来,天色也开始暗下来了,我们匆匆从原路进入联邦大道回笨珍。由于是星期六,大道上也开始塞车,结果我用了4个多小时,才回到笨珍。回到笨珍,已经是晚上10点左右了。

综合这次的出游,虽然游知知港只是品尝客家美食与小食,知知港还是值得半天游的一个地方,只是知知港与龟咯一样,显然的只有在星期六跟礼拜天会比较多的游客到来,平常的日子,恐怕游客不会很多。有许多地方,龟咯确实是可以仿效知知港来提升旅游的卖点,其一就是壁画与景点布置,其二是突出传统美食与小食。龟咯本来就是以海鲜为卖点,以渔村渔家生活及海景取胜,我想如果把一些金门人的传统美食如薄饼、五香肉卷、虾爹、虾饼、炸枣等发扬光大,让外来的游客品尝,我想一定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龟咯观光。 (23-3-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