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October 9, 2020
【笨珍与北干那那的民众图书馆】
拿督梁博士一直想把他这本畅销书翻译成中文,可是一直找不到适合的人选。后来我才知道,曾经有人拿去要尝试翻译,却一两年过去后完全没有消息,让拿督梁博士非常失望,辗转之间,拿督梁博士寻求到吴永成学弟的协助。吴永成学弟对于我很爽快就答应下来感到很高兴,于是就安排我与拿督梁博士见面。我与博士讨论了一些细节,尤其是书中的一些过程,询问了一些问题,包括人名地名,就开始着手翻译。拿督梁博士当时就已经是87岁,过了3年的今天,他已经高寿90岁了。我用了足足一个月的时间翻译,过后我把翻译草本交给拿督梁博士,拿督梁博士找了许多相关人士仔细阅读过,也寻求一些前马共的协助,终于在修订了一些人名、地名及特殊名称之后,这本翻译书在2017年3月间付梓出版。
翻阅1947年11月17日《南洋商报》刊登的一篇庆祝培群学校25周年校庆的特写,文章把培群创校及战前的一些校史详细的记录下来,这篇文章应该是出自已故匡光照老校长的手笔,校史文章从创校写到1947年,7年后的1954年12月12日,另外一篇也是题名《本校史略》的校史文章,经过略微删改,再增加了1947年到1954年的记录,确实一篇记录相当详细的校史,只是在人名上,有略为增删。我发现匡老在写到1935年的校长,他把李寄尘校长误植为陈寄尘。为了确实是李寄尘校长,我翻遍了资料,结果让我找到1936年5月7日题名为【柔佛小笨珍培群学校筹建新校舍,校长李寄尘告假回国】的新闻。当时培群还分为男校跟女校,李寄尘校长管理男校,他的夫人陆秀贞管理女校,而女校就假借峇结街广东义山亭的旧会所处,据知就是现在油站后面的海边。我把1947年度的《本校史略》跟1954年的《本校史略》都抄了下来,让有兴趣的校友熟悉一下培群的历史,也可以对照一下,两篇校史的差别之处。1954年的校史,是刊登在新校舍落成典礼的特刊内,希望还拥有这本特刊的老校友,可以借给我扫描存档。 (25-8-2020)
【培群百年回顾:何清万先生】
Thursday, October 8, 2020
【元宵祭品】
好友的外甥询问:可不可以介绍正月十五为何要拜龟?这就让我突然发现到,我少年时在大伯公庙看到的元宵节最夯的祭品,以面粉制成一只只的龟粿,现在似乎真的很少见了。以前我还记得,大伯公庙还保留着乞龟还龟的礼俗,把龟粿请回家去,隔年再买一个新的龟粿还给大伯公。传统的保留,习俗的延续是一代传一代的责任,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很多习俗都不见了,甚为可惜。难得这位青年观察入微,还会发现元宵节庙里供奉的是龟粿,且会寻根问就,我当然不能让他失望。希望下列的解答,可以满足他的好奇。
Friday, August 28, 2020
【限制行动令的首日】
虽然孩子们都在外,家里只剩下两老,然而我们都过得很充实,平时出门我们一定结伴同行,在家里,我重拾旧日喜欢烹饪的兴趣,不让老伴再继续为三餐的烹煮而辛苦,除了自己烹煮健康喜欢清淡的三餐外,偶尔也会到处寻找一些特殊风味的美食来品尝。每天清晨,我们会步行散步四处行走,经过桥头大伯公庙就会进去拈香祝祷,希望两老身体都健康,孩子们一切顺顺利利健健康康。行动限制令的执行,限制了我们结伴外出,也限制了我们散步的习惯,然而对于我来说,与我平时就不喜欢到咖啡店去聊天而喜欢呆在家里的习惯没有差别。呆在家里,我可以看看书、写写文章、上网找资料,还可以整理一大堆乱糟糟的资料。我向来喜欢贮藏一些食物,且经常会有一些好朋友赠送一些食物饼干之类,所以我们的食物经常是非常充足。
【拥抱孤独的寂寞】
(引:行动限制进入第19天,习惯窝在家中的我,也开始觉得无聊了,想想那些整天习惯热闹的人,这时被困在家里,心中的孤寂与无奈,又会是怎样?很久没有写唯美散文,一时手痒,写了这篇短篇。)
【行动限制令下宅居点滴】
陈清明先生为人温和柔顺,对人客气又热情,与我的关系特好。他是婚姻注册官,许多注册的文件需要打字时,都会托我帮忙。偶尔出外,他也会经常邀我载他去,那是后期他经常会打盹,总觉得自己驾车有点危险,所以央我一起出门。傅子祺先生粗中带细,口直心快,乐于助人。我真正认识他是我刚报到不久,他冲进学校来指责我,说学校缺乏教师,有两位临教来申请,为什么我要拒绝?那个时候,许多学校都缺乏临教,龙引中华小学也不例外,而我刚到学校报到,服务不久,给他责问得一头露水,后来才发现,原来确实有两位来自新加兰要申请担任临教,当时恰好是校长换替之际被搁了下来,还未来得及处理。当天我就马上到教育局去处理,而傅子祺先生的侠义行为与口直心快的为人,深深触动了我。过后,我们成为好朋友,他是峇株吧辖县神庙联谊会的主席,经常有一些神庙要注册,要呈报年报,他就会要我义务协助,一直到我退休之后,他仍然要我协助他,只是他会要神庙组织付一些费用。在他的穿针引线之下,我为峇株吧辖县数十所神庙服务,一直到如今。
【次次劫难纪念日】
【行管令76天的呢喃】
【粽香人情浓】
【久违了的早餐会】

【从何克北的往生谈起】
Sunday, April 5, 2020





这几天的行动限制,有人说关在家里很无聊,有人说关在家里很孤独,孤独让人感到寂寞,而寂寞会让人发疯,我们却一点也不觉得。我们在家里煮好吃又健康的三餐,家父在世时喜欢吃粥,所以家母常常煮粥也让我们有机会品尝。由于自小的兴趣,我也学会煮甘香浓稠的白粥,或是清淡稀薄的水粥,而家父喜欢的番薯粥也是我的最爱。我也煮过鱼粥、咸肉粥、南瓜粥、蚝干粥及素菜粥,龟咯港脚的鱼粥除了鱼肉新鲜可口之外,在煮熟后加入罐头肉酱才进食更是一绝。煮粥有窍门,如果要甘香浓稠,家母教导先在粥里加几滴油跟一小撮盐巴,还有几滴白醋,粥在煮滚时要不停用勺子搅动,到冒大泡为止。一碗白粥配一条煎马鲛鱼甘望鱼或吊景鱼,或是配咸菜心,或是罐头花生,简单又可口,是我的最爱。煮粥时我也喜欢放入班兰叶与姜片,滴几滴麻油及一小撮盐巴,煮出来的白粥更是香味扑鼻,非常可口。我也经常用干贝及蚝干来煮粥,偶尔也煮南瓜粥或番薯粥来吃。如果要煮肉糜,我会预先把米浸泡在水里,放到冰柜去结冰,然后把冰块米放进翻滚的热水中煮粥,粥很快就变成糜,又快又节省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