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September 24, 2010

盂兰胜会的现代使命

步入農曆七月,一連串的庆中元普渡盂蘭勝會活動隨即在我国华社各角落展開,热闹非凡。這個在街头巷尾的祭拜活動,有着供奉先人,超渡鬼魂,也有着團結当地街坊的意義。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宗教活动,已经开始转型逐渐成为华社民间的风俗习惯,每年的活动涉及的款额庞大,涉及的行业非常广泛,参与的民众普及率非常的高,形成了华族社会庆祝农历新年之外的一个大节日,可以媲美西方的万圣节与圣诞节。

盂兰胜会中的“盂兰”是由梵文音译而来的,意思是“救倒悬”,也就是救度亡魂倒悬之苦,原本源自目莲救母的佛教故事。而“胜会”的意思是指一大群人在举行活动的意思,在我国,民间举办的胜会,普遍被称为庆中元普渡会,或是简称中元节或普渡,这是根据道教的说法道教每年的胜会分为三次举行,正月十五日称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便称中元,十月十五日称为下元,三个合称为三元。在上元当日,主要是举行赐福的仪式,下元是为有过失的人解除厄运,中元法事则为亡魂赦罪超度,希望他们早日脱离苦海得到快乐安逸。

根据道教与民间的相传,阴司地府在七月初一大开鬼门关,直到七月三十日才再次关闭。这一个月,所有的无主孤魂全从阴间出来,到人世间来寻找食物吃,因此各地方街坊都纷纷在这一个月举行普渡的祭仪,以诵经做法事和三牲五果来普渡十方孤魂野鬼。所以人们纷纷在七月里以诵经作法等事,超渡孤魂,除了防备鬼魂的为祸小区,同时也祈求鬼魂帮助治病、保佑家宅平安。在七月初一那天的下午,家家户户更是在自家门口置放各式各样的食物,焚香后在每一种食物上插香,并焚化纸锭,冥衣冥镪,因为根据民俗,这一天正是阎王把阴司地府里的孤魂恶鬼放了出来,在自家户外祭拜,就是俗称的拜“开狱”。其实也就是“施孤”的一种宗教兼民俗活动,而在月底的“禁狱”时,也以同样的方式来拜祭,意为鬼魂送行。

华社会如此重视这个节日有着非常有意义的因素存在,根据长者说,华族先辈因为众多因素,或是到他乡谋生或是逃亡逃难,经常不得不离乡背井,離,致使许多人流落异乡并客死他乡成为孤魂野鬼。华族先辈也因为经历多场战争与内战,很多人不幸在这些灾祸中罹难,横死他乡甚至尸骨也无存,成为了孤魂野鬼。先辈更是因为经历过日军三年八个月的占领期所采取滥杀无辜的戮杀蹂躏行为中,导致很多家庭或多或少都会有亲人遭杀害、横死、失踪或者是尸骨无存,不知所终。这些横死他乡无人认领,或是不知所终不见尸骨不幸罹难者的孤魂,终是让亲人内心不安的一个心结。于是,在这个节日中,聘请僧人或道士做清醮诵经,普渡孤魂野鬼,就自然成为民间一个不可缺少的活动,也成为民间一项希望能够安抚亲人流落魂魄的活动。沿袭这个风俗,从佛教角度来诠释,这是一个終追遠的活动,推崇孝道与追思先人,弘扬慈悲与团结的活动。在道教与民俗的诠释,普渡众生就有念祖恋乡、团结乡谊的具体表现,对弘扬慈爱、孝道、互助精神具有深远的意义,对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和谐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普渡会每年从征收的乐捐、竞标物品与宴会中所得的款项相当庞大,这是一年一度活动的开销来源,用来支付祭品、宴会以及戏班歌台的开销外,往往还会有盈余,而许多普渡理事会也会藉着这个一年一度的胜会,拨款资助独立中学的教育事业,或是资助慈善事业,这确实一项功德无量的义举,也是赋予普渡会的一个新使命。倘若普渡会可以再接再厉,在文教活动上,诸如颁发学生奖励金、协助开设补习班、提供贷学金等等,就会在举办普渡会的意义更有层次,赋予更重大的使命。